各级泵站开始提水、船闸打开、船舶通航鸣笛……近日,国内在建规模最大的综合性跨流域引调水工程——引江济淮工程,历经6年建设,实现试通水通航,长江水一路北上注入淮河,润泽皖北大地。与此同时,引江济淮二期工程正式开工,未来将谱写出“一河清泉水、一道风景线、一条经济带”的美好图景。
引江济淮工程试通水后,来自长江的引调水将让皖北地区逐步从根本上解决“饮水难”“水质不佳”问题。
“咱活了50多岁,以前咋想到能吃上长江水呢!”家住亳州高新区的王峰激动地说,“我们这代人,童年喝的是井水,参加工作后喝上了自来水。现在水源变了,喝上了西淝河、茨淮新河的地表水,甚至是长江水,这真是时代的进步!”
以亳州市为例,在引江济淮工程通水之前,亳州人就提前喝上了淮河支流的地表水。2020年6月,引江济淮亳州应急供水工程通水,这相当于引江济淮通水前的“应急版”:通过引入淮河支流西淝河和茨淮新河的水源,注入亳州城南的调蓄水库,让亳州人先喝上水质更好的地表水。截至2022年12月初,西淝河北站累计供水126万立方米;朱集站累计供水3676万立方米;亳州加压站累计向亳州城区供水超1亿立方米。
引江济淮亳州段工程建成后,引调水有了“2.0版”,北上的长江水可有效解决亳州工业和城乡生活用水不足问题,补充农业灌溉用水,具有显著的供水、生态等综合效益。
亳州市水利局局长荀凤飞告诉记者,下一步将加强日常监管,进一步优化引江济淮地表水资源配置,做好西淝河清水廊道和水库水源地保护,保障群众饮水安全。
不仅仅是亳州,北上的长江水到淮河后将“水分四路”,分别沿着沙颍河线、西淝河线、涡河线、淮水北调线,输送到阜阳、淮南、宿州、蚌埠、淮北等6市28县(区)。
在宿州市,自2021年开始实施的皖北群众喝上引调水工程,总投资约122亿元,用于地表水厂及管网等建设、朱仙庄矿—芦岭矿现状沉陷区连通扩容及综合整治等。2022年的投资完成率为106.31%,超额完成年度目标投资任务。
未来,引江济淮二期工程建成后,到2035年可增加引江水量13.71亿立方米,使引江济淮工程多年平均引江水量达到33.03亿立方米。
“二期工程建成后,可充分发挥引江济淮工程整体的供水、灌溉作用,完善供水安全保障网络,改善淮河以北生态环境。”省发展改革委引江济淮工程综合处处长陈太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