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

首页>地方频道>亳州

亳州“无感互认”的有感启示

  在我们的生活中,人们或多或少面临过“数字烦恼”。

  说起“数字烦恼”,老年人群体感受或许更加直接。比如,有的农村老年人不会使用智能手机,或是有的老年人没有手机,而一些业务却需要在线办理,从刷脸认证、到“码”上服务,客观存在的“触网难”不可避免会对老年人生活带来困扰。比如,不少老年人为了享受社保服务、国家津贴等待遇,便需要一年一度跑到政务服务现场确认“我仍健在”……

  如何让老年人不被数字所困扰,怎样让数字普惠更多群体?安徽亳州推出的“无感互认”服务令人眼前一亮。

  “往年要跑好几趟,今年哪也不用跑,各项补贴都不少!”近日,亳州市谯城区薛阁街道幸福社区65岁的孟庆华边展示手机短信,边夸赞政府数字化服务给他带来的便利。在亳州,已有136万人像孟庆华一样,享受到了“无感互认”服务。

  流程“打包”、数据“跑路”……亳州在全国首创推出的“无感互认”服务,本质是进一步打通了跨部门的数字“关节”,在政府部门“互认”数据上实施了创新,通过让居民的信息数据在后台“勤跑路”,实现了“前端”认证一键通达,真正做到让群众“少跑腿”。

  改革一小步,服务一大步。亳州的“无感互认”改革,亮点是“无感”,老百姓不用跑现场,在不知不觉中就实现了一系列资格认证,生活中多了些“意外之喜”;难得的是“互认”,比如老年人看病就医、去银行取钱,或者是出门坐车刷公交卡、吃饭刷助餐卡,这些信息都会被政府部门精准整合、科学利用,让政务数字服务触及更多人群,让老年人的“数字烦恼”变成“数字快乐”。

  帮百姓,也是在帮自己。政务服务数字改革带来的变化是全方位的。对于服务部门来说,技术革新也在有效解放着政务工作人员的时间和精力,提升工作效率,打开工作局面,换来“意外收获”。

  比如,亳州的“无感互认”将群众信息从“碎片化”向“集成式”转变,构建出一张更加公开、透明的信息网路,有效避免了那些钻空子“冒领、多领、重领”社保养老金等现象。“无感互认”平台上线短短几个月,就发现违规数据41条,追回社保基金和财政资金100多万元,数字监管可谓“立竿见影”。

  可见,“无感互认”不仅解决了老人“认证生存”的困难,也让社区干部从繁杂的多项认证中“解放”出来了,一次改革,带来多重“惊喜”。

  “烦恼”变“快乐”,看似胜在思路,实则背后的底层逻辑是“心里装着百姓”。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推进政务信息联通共用,提高政务服务信息化、智能化、精准化、便利化水平,让群众少跑腿。”

  “好差评系统”“无感互认”“村居微法庭”“办不成事窗口”……安徽的这些创新实践为何总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让百姓拍手叫好?从这些创新实践来看,背后的技术手段其实并不复杂,能够触动人心的关键则是把服务做到了细微处,借技术赋能美好生活,让群众“少忧”“无忧”,这才是我们一以贯之追求的目标。

  安徽实践也深深启示着我们,技术进步的每个时间段,老百姓都有不同的需求,智慧政府、数字服务,不光要见招拆招,还要有前瞻性眼光,根据群众需求,不断“上新”、迭代升级,让社会更有活力、人民生活更加美好。

  一项能够让群众叫好的创新服务,值得触达更广人群,普惠更多群体。亳州的“无感互认”服务有效化解着老年人的“数字烦恼”,这一全国首创成果,不仅需要“墙内开花”,也更期待“香飘墙外”,让这一利好百姓的服务向更广范围更宽维度延伸和拓展,让一个个“有感”幸福扑面而来。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414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