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领取社保待遇和惠民政策补助过程中群众面临的年度资格认证多重管理、多门问事、多头跑腿、多次认证等政策落地的堵点、难点和痛点,亳州市在全国首创领取社保待遇和惠民政策补助资格认证“无感互认”改革,打造智慧赋能政务服务“亳州模式”,实现跨区域、跨层级、跨部门、跨系统、跨业务数据共享应用,全市136.67万名群众领取待遇“零跑腿”“无感知”“不打扰”“免申即享”“应享尽享”。
亳州市委将“无感互认”作为2023年度全市深化改革突破点,市政府印发实施方案,明确市、县、镇和村四级职责,开展信息比对、人脸识别和人工服务兜底多种方式。有关部门编制了数据比对清单、事项目录和比对工作流程图,全市范围内统一认证周期、认证方式和结果应用模式。
亳州市人社部门研发了“无感互认”平台,建立数据分析模型,编辑认证算法,确定50个数据来源渠道,设定45项正向数据、5项反向数据,41项强认证数据、9项弱认证数据。通过平台整理、转换、清洗、融合,有效归集3836.98万条数据。将全市1436个村划分为135711个网格,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对行为数据进行“量化组合式”比对,辅以面对面、点对点上门服务,确认待遇领取资格。
目前,“无感互认”平台已汇集26个部门、50个数据来源渠道,共计3836.98万条数据,通过大数据比对群众出行、就医、养老院入住等信息,直接通过资格认证的人数达46.26万人。对无法捕捉到生活轨迹信息的,采取人工服务兜底方式进行认证。
11月24日,在2023中国新型智慧城市发展创新峰会上,“无感互认”改革入选2023年中国新型智慧城市优秀案例(数字政府);在第三届数字政务发展年会上,“无感互认”改革入选“提升智慧服务能力典型示范案例”;在全国数据共享线上交流会上,亳州市在分会场就“无感互认”改革相关情况作典型发言。
此前,亳州“无感互认”改革经验做法先后入选中国互联网大会《2023年度“互联网助力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数字政务特别推荐案例、《中国社会保障》社保经办服务重点案例,并作为业内社保经办服务指引予以全国推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