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

首页>地方频道>淮北

淮北市党支部引领合作社为乡村振兴蓄势赋能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

  40多年农村改革发展的巨大成就,推动我国农业、农村、农民面貌发生历史性巨变,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验证了“党管农村工作是我国农村改革发展成功经验的最集中体现”。

  在探索乡村振兴路径中,淮北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党对农村工作的全面领导”,牢牢把握住“产业兴旺是根基,壮大集体经济是关键”,顺势而为,在全市全面推行党支部引领合作社发展工作,持之以恒强化农业、建设农村、富裕农民,为党和国家事业全局赢得战略主动贡献力量。

  党群齐心聚合力,谋!

  2021年初,淮北市农村工作会议上提出“党支部引领合作社”发展思路,筛选4个村试点探索、先试先行。同年底,在试点村所在的镇整镇推进,重点打造、树立样板。

  今年4月,安徽省确定第一轮省级农村改革试验,市级试验区仅有2个,淮北市为其中之一,承担“党支部引领合作社发展”改革任务。这标志着淮北市全面推行党支部引领合作社发展工作吹响了冲锋的“号角”!

  目前,全市开展党支部引领合作社的村占比在50%以上。回顾来时路,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党群齐心,上下发力,久久为功。

  ——突出“市委统筹”,由组织部门牵头成立党支部引领合作社专项工作组,整合农业农村、乡村振兴等职能部门资源力量,逐层传导工作压力,形成强大的推进合力。

  充分发挥党组织政治优势、组织优势,把党建工作融入产业发展、农民和集体增收之中,统一群众发展产业的思想,推动村集体经济组织与村民“抱团”,从单打独斗到组织化经营,统筹谋划项目、对接市场。

  ——坚持合作社姓党,把合作社的发展方向掌握在党组织的手中;坚持理事长在党,把“村‘两委’成员担任合作社理事长”写入合作社章程;坚持决策权归党,明确规定由村党组织把牢生产经营权、利润分红权,加强日常运营的指导、监督和审计。

  积极发挥干部宣传动员作用,主动联系群众,充分利用明白纸、微信公众号、报纸等宣传载体,做好群众工作,让群众明白村党支部引领合作社“惠在何处”“惠从何来”,调动群众的入社积极性。

  积极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提倡党员率先入股村合作社,并根据个人能力优势参与合作社管理、项目经营、种植养殖技术培训、产品销售等合作社事务,充分带动村民参与合作社建设的积极性。

  巩固“稳”的态势,增强“进”的动力!在探索推行党支部引领合作社工作过程中,淮北市坚持积极稳妥的推进思路,确保成熟一个推进一个。目前,全市308个村中,开展党支部引领合作社发展村共154个,已累计带动3000余名村民入股,带动村集体增收500余万元。

  融合发展强根基,稳!

  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省延安市、河南省安阳市考察时强调: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把富民政策一项一项落实好,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让老乡们生活越来越红火。

  殷殷嘱托响彻祖国大地。

  淮北市在推进党支部引领合作社工作中,不断完善保障、防范各类风险,逐步夯实发展根基。

  ——强化政策扶持。加强对农业的政策支持,是农业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必要条件,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基础保障。全市上下解放思想,逢山开路、遇河架桥,用好现有政策、谋划更多举措,让农村资源要素活化起来,让广大农民积极性和创造性迸发出来,让全社会支农助农兴农力量汇聚起来。

  出台推进农业高质高效发展扶持政策,加大支持力度。实施“双引双增”行动,推动党建引领信用村和党支部引领合作社融合发展,对被评为信用主体的合作社给予授信额度、授信期限、贷款利率等优惠。在同等条件下,开展党支部引领合作社的可优先评选为市级示范社,落实奖补资金。

  ——强化人才支撑。组建8个专家服务团,在基层一线解决技术难题、培育新型农民。结合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对合作社理事长等开展定制化、体验式、孵化型培育,提高带头人的综合素质。将39个驻村工作队所在的村全部确定为党支部引领合作社发展重点村,在驻村干部中培养合作社产业发展项目“经理人”36名。

  ——强化风险防控。“三级把关”防控政治风险,市级制定风险防控措施,强化刚性约束;县级对组织机构、股权结构、盈余分配等章程设置进行源头把关,加强分类指导;镇级对项目审批、生产经营、财务管理等细化管理措施。“定单+保险”防范市场风险,加强农产品生产与农批农超市场对接,实行定单式生产;鼓励合作社高效利用农业政策性保险和商业险。

  淮北市积极探索建立多种形式的产业利益联结机制,因地制宜找准产业融合发展与农户增收致富的结合点。联结土地要素、劳动力要素、资金要素、福利要素、服务要素,让农户更多分享到产业融合发展带来的成果。

  改革开放是农业农村发展的根本动力。在全面深化改革中推动乡村振兴,淮北的农业农村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强村富民工作按下“快进键”!

  示范先行促共赢,进!

  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是我国农村改革的鲜明特征。农户和乡镇企业作为市场主体,直接面向市场、参与市场竞争、接受市场考验,成为发展市场经济的先导力量。淮北市坚持效果导向,不搞“大水漫灌”,引导各地各村结合自身特点优势,创新推行土地入股、托管服务、专业经营等多种形式,进一步调动农民积极性。

  在杜集区石台镇梧桐村,村民们以承包地经营权入股合作社,将700余亩山间荒地整修成“五彩梯田”,种植山楂、榛子、不老莓等果木树,通过“支部+公司+基地+农户”运行模式,按照股份比例分红。全村实现集体经济收入近百万元。

  烈山区古饶镇南园村成立新家园“三农”服务专业合作社,吸纳股民328户,流转土地2000余亩,为农户提供农业机械、病虫害防治、技术咨询等种收储售全过程托管服务,实现2021年分红8.3万元。

  濉溪县临涣镇在19个村党组织领办企业基础上,成立临涣联合发展有限公司,与中建二局第四公司、淮北青东煤业、濉溪嘉园文旅3家企业签署《战略合作意向书》,对外承接绿化养护、家政服务、生态养殖、合作农场、卫生保洁、劳务中介等服务,实现多方共赢。

  还有,杜集区段园镇欧集村采取入社的信用户、信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信用主体贷款,用于经营使用。濉溪县刘桥镇王堰村合作社逐步扩大经营规模、提高产品档次,在促进产业发展中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烈山区宋疃镇和村成立专业经营型合作社,在引进新品种、推广新技术、农产品销售等环节为农户提供优质服务,同时制定“4321”盈利分配计划……

  ——广大农村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是无穷的。

  淮北坚持创新引领,注重精准施策,有力有效解决了“集体穷、支部弱、群众散、产业衰、合作社乱”等问题,蹚出了一条乡村振兴新路径,引领实现了“支部有作为、党员起作用、集体增收入、群众得实惠”。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依然在农村。

  作为安徽省第一轮省级农村改革试验区,淮北市将持续以“样板村”打造为重点,积极推动资源开发、乡村旅游、联合发展、劳务创收、技术合作、一户一块田等发展途径,持续推进乡村振兴和现代农业稳步、快速发展,辐射带动周边村联动发展,逐步在党支部引领下,把合作社打造为产业发展促进者、生态环境保护者、乡村文明推动者、基层治理参与者和农村财富创造者,真正让党组织强起来、村集体富起来、群众乐起来。

  遥看前路,道阻且长。扎实推进党支部引领合作社向纵深发展,行则将至!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6857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