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们的提取车间三期项目,总投资1.98亿元,目前已安装调试完毕,近期将投入生产。”近日,记者走进位于淮北高新区的安徽华润金蟾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公司技术研发部经理王荣指着蓝白相间的厂房说,“三期项目智能化程度高,项目投产后,将为我们增加2亿元左右的产值。”
走进智能制造中控室,技术人员对着监控屏幕在远程修正着提取罐内的精密细节,不时针对出现问题进行讨论。技术人员表示,目前公司已经做到了远程智能化操作,大部分操作都可以在电脑上完成,不论是公司每个角落的丝毫变化,还是精密仪器下的自动化生产,都可在这块显示屏上展现,有什么问题动动鼠标就可以解决。
作为一家“专精特新企业”,华润金蟾一条条高端智能生产线替代了传统的人工操作,为企业发展赋予了澎湃动能。
华润金蟾智能化生产车间只是淮北市“专精特新”企业智能化制造的一个缩影。2013年以来,围绕工业强市建设,淮北市持续实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工程,培育了一批创新能力强、特色突出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通过顺应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发展大趋势,“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不仅加快智能改造步伐,而且强力推进龙头骨干企业数字赋能,推动“制造”向“智造”转变。目前全市已累计培育国家及省市级“专精特新”企业231家。今年前10月,仅11家国家级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就实现营业收入60.64亿元,同比增长22%;实现利润6.08亿元,同比增长2.18倍。
梯度培育成效显著
“近年来,我市深入实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工程,遵循‘小微企业—专精特新企业—专精特新冠军企业—国家级小巨人企业’梯次培育机制,坚定不移地引导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之路。”市经信局党组成员、总工程师张锦告诉记者,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今年以来,我们已实现销售收入0.83亿元,其中专利产品收入0.6亿元。”淮北津澳铝业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自主知识产权是企业的无形资产,更是一个企业创新能力的集中体现。作为一家专业生产新能源汽车用高强高韧铝合金轻量化材料的民营企业,津澳铝业今年实现了更大突破。在省经信厅公布的“2022年度省专精特新冠军企业”名单中,该企业榜上有名。
近年来,淮北市市、县(区)两级建立创新型中小企业培育库、“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库,每年从创新型中小企业培育库中优选培育一批市“专精特新”企业,再从市级“专精特新”培育库里优选推荐一批认定为省级“专精特新”企业,做到培育一批、认定一批。
支持政策逐渐完善
“我们企业是菜篮子工程,鲜奶生产不能停,在发展的过程中,得到了政府大力扶持。”日前,在安徽曦强乳业集团有限公司,执行董事长王瑾向记者介绍道,此次疫情发生以来,政府各部门给予很大支持和帮助,助力企业正常生产。
近年来,曦强乳业守望淮北大地,坚定信心决心,铆足发展干劲,积极捐款捐物,勇担社会责任,接连获评国家级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评定企业,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专精特新”冠军企业.今年前10月,企业实现产值9798.3万元,预计全年产值1.2亿元。
为帮助中小型“专精特新”企业发展,2018年,市政府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推进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的意见》,明确了引导制造业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的主要目标和具体任务。2021年7月,根据市委市政府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激发民营企业创业热情 成就企业家创意创新创造 推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细则》精神,市经信局和市财政局重新修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加快发展实施细则》,进一步完善优质企业梯度培育体系,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及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分别给予国家级50万元、省级3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对新认定的市级“专精特新”企业,给予1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目前,新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支持政策正在制定中。
服务支撑不断增强
“感谢市场监管局的热情服务,解了企业燃眉之急,也让我们感受到了自主知识产权的价值。”近日,淮北津澳铝业有限公司在市市场监管局的帮助下,用3件专利成功获得1650万元贷款。
为拓宽中小微企业融资渠道,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今年以来,淮北市积极为中小微企业纾困解难,让企业专利变红利、“知产”变“资产”。
淮北市通过对接多层次资本市场,拓宽融资渠道。今年组织的4户专精特新企业在省区域性股权托管交易中心“专精特新板”挂牌,全市累计在专精特新板挂牌企业达到42户。围绕挂牌企业,持续做好品牌提升、融资提升、高管素质提升等综合服务。落实小微企业融资担保业务有关政策,争取2021年国家小微企业融资担保业务降费奖补资金442.84万元,对全市6家融资担保机构开展奖补支持。
加快数字化转型,印发《支持工业互联网发展若干政策和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行动计划》,实施工业互联网项目76个,兑现奖补资金538万元。建立工业互联网服务商资源池,吸纳服务商19家,为中小企业提供产业链对接方案。开展“十链”重点产业数字化转型专项活动3场,依托羚羊工业互联网平台,实施数字化诊断,帮助285家企业“智转数改”。
推进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制定出台《淮北市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围绕化工、建材、机械、轻工、纺织等重点行业,大力推进绿色制造。今年认定8家市级绿色工厂,3家企业入选安徽省绿色工厂。
实践证明,“专精特新”之路越走越宽,“专精特新”企业越来越强,“专精特新”企业的影响越来越大,“专精特新”已成为淮北市中小企业竞相追求的“金字招牌”,成为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特色“底牌”。
“下一步,市经信局将坚持梯度化培育、创新化驱动、数字化赋能、资本化运作、市场化配置、专业化服务,通过‘六化联动’,打好要素集聚、政策扶持和环境优化的‘组合拳’,大力推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提质扩量增效,为淮北高质量发展作出应有贡献。”张锦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