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淮北市持续深化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大力采取科技手段,通过数据赋能不断提高执法打击力度和精准度,提升交通运输综合执法能力,有效遏制交通运输行业各类违法违规乱象。淮北市科技化执法吸引省内外540余批同行专家来淮考察交流,淮北模式被全国多地复制、借鉴。
执法取证变“人力”为“智能”。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支队研发并应用针对“两客、两租、一危、一货”、黑车、驾培及维修等行业违法违规行为的智能取证和辅助执法系统,实现对淮北市交通运输全行业16类应用场景智能化监管。2022年,共推送非现场违法线索23761条。
执法场景变“现场”为“非现场”。变革了交通传统人力执法方式,创建“现场+非现场”科技执法模式。以“非现场执法”为主,“现场执法”围绕“非现场执法”开展工作,使路面执法不再用“人”,保障执法公正和执法廉洁,推动“人防人治”向“机防机治”转变。目前,非现场案件占比达60%以上。
执法重心变“前方”为“后台”。执法重心由路面一线直接查处转变为综合施策、“后台”监管,从事前把关向事中、事后监管转移。借助“车辆锁定”“企业责任追溯”“失信联合惩戒”等后续追踪手段,执法重心由“前方查处”转向“后台追溯”。
执法过程变“直线”为“闭环”。变革了以往路面执法“查扣—处罚”直线型单一执法过程,实现“事前防”“事中管”“事后追”的环型执法过程,提前印发违章行为清单进行预告,事中采取非现场信息采集审核、非现场案件处理、现场案件处理进行严管,事后推进信用惩戒、多部门追溯进行后续处理,形成“闭环”,提高了治理能力,提升了执法水平。
执法措施变“单一”为“复合”。由单一的强制处罚转变为“法规告知、违法提示、限期整改、轻微免罚、承诺轻罚、严重违法重罚”等多种措施,2022年,智能取证系统累计推送告知提示类1928件,限期整改类1749件,涉嫌调查类1162件,违法处罚类5552件等。
执法手段变“简单”为“体系”。传统的“围追堵截”简单、粗暴式执法手段已不适应新时代交通运输发展。淮北市先后研发应用“交通运输安全生产监管监察平台”、不停车动态监测系统、驾培违法违规行为智能取证系统、旅游(班线)客运违法违规行为智能取证系统、危险货物道路运输安全监管系统、巡游出租车智能服务监管系统、非法营运车辆稽查布控系统、案件远程自助处理系统等43套科技系统,通过科技执法手段,有效弥补交通运输执法力量不足的短板,运用“非现场巡查取证”等信息化手段提升执法效能,破解交通执法领域许多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