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活长三角

首页>乐活长三角>旅游快报

江苏人畅享“文博游”

  据江苏智慧文旅平台监测,今年国庆假期,全省纳入监测的A级旅游景区和乡村旅游点共接待游客1992.22万人次,旅游消费总额83.95亿元,分别为2021年同期的69.78%和64.19%。

  本地游、近郊游和周边游成为旅游出行首选,文博场馆、历史文化街区、文旅消费集聚区、度假酒店、特色民宿、户外露营等业态产品深受游客青睐。请跟随江南时报记者的脚步,一起来看看国庆期间江苏文博场馆的多彩活动吧。

  南京古生物博物馆:国画让远古生命“活起来”

  江南时报讯(记者 钱海盈)冷冰冰的化石可不可以和中国画碰撞出火花?国庆期间,古生物博物馆里热闹非凡,不少家长带着孩子到这里“探险”。在南京古生物博物馆,“从龙到鸟——国风科学绘画展”正在举办,展览将持续至10月31日。

  上世纪90年代,中国科学家在辽西地区发现了一批带有羽毛印痕的恐龙化石,引起学术界轰动,也为“鸟类的恐龙起源说”提供了实证。那么,亿万年前的“鸟”与现在的鸟有什么不同呢?为了清晰展示鸟类的演化过程,让化石更形象、更直观、更有温度地展现给公众,在南京古生物博物馆的指导下,由著名古生物学家季强教授监制,北京一彩自然科学技术研究有限公司推出了由著名国画艺术家李辰绘制的“从龙到鸟”系列国风科学复原图。

  南京古生物博物馆馆长王永栋介绍,本次开启首展的系列作品正是以国际古生物科研成果为依据,以发现自中国辽西地区的18件恐龙到鸟类进化的关键化石为原型(包括原始中华龙鸟、嗜角窃蛋龙、邹氏尾羽龙、赵氏小盗龙、千禧中国鸟龙、平衡恐爪龙、华美金凤鸟、赫氏近鸟龙、圣贤孔子鸟和朝阳会鸟等属),通过参考现有的骨骼化石及还原图,在国内首次采用工笔国画的艺术手法进行科学复原绘画创作。

  以工笔丝毛技法表现身体表面栗色的原始羽毛,以没骨画法描绘身后的热河群植物,以石青、石绿设色环境,再配上题款、印章……原始中华龙鸟通过中国画在宣纸上“活了起来”。

  王永栋告诉江南时报记者,过去还原古生物样貌主要通过模型、数字绘画等手段,这次将古生物与中国画技法结合,表现手法更加细腻,更有中国特色。

  最新3D/4D科普电影《地球生命大冒险》也在国庆期间公开放映。该片时长17分钟,4K超高清分辨率,采用全球先进的CG电脑动画技术制作完成。影片充满科幻色彩,内容改编自“好奇喵科学”的同名系列科学课程,讲述了外星生物星辰从遥远的星系来到地球,找到了女主角千帆,通过特殊的穿越装置,带着千帆和她的宠物,经历了一场地球生命的大冒险故事——从地球诞生之初到寒武纪生命,从二叠纪的两栖动物到恐龙王朝,再到人类的出现。千帆也因此领略了生命的伟大,以及和谐的自然生态来之不易。

  在“吕江笔下的虫草花园”重返童年

  江南时报讯(记者 张雅倩)国庆假期,金陵美术馆艺术空间营造了一方宁静多姿的“小世界”。“‘小世界’——吕江笔下的虫草花园”正在这里展出,红绿斑斓的色彩带人回到童年的美好。

  蝗虫、蚂蚱、蟋蟀、天牛……近50幅绘画将自然界中的虫鸟无限放大在眼前,让观赏者看得到虫儿的薄翼与触须,感受到虫儿眼中的光亮与情绪。

  “洞悉天机”系列画作前,正在为儿子介绍昆虫知识的一位年轻妈妈告诉江南时报记者,逛老门东时看到画展海报,正好孩子平时就对小虫子感兴趣,经常蹲在草丛里观察它们,所以就带他来感受下艺术魅力。小朋友兴奋地说:“今天看到了‘被放大’的虫子,感觉很神奇,原来它们也会有表情。”

  “我画虫,不是将这些小东西做花鸟图画的点缀,而是将它们端庄正示,明晰放大,细写构造。在我看来,小小虫草都是画里的绝对主角。”虫草花园的“主人”吕江说。

  吕江这些虫草画创作于今年暑假。外出写生搁置后,在“找”东西画的过程中,他发现原本用来插瓶作画的几簇鲜花中,甲虫蚂蚱反倒更吸引眼球。虫儿鲜活生动,如花儿一般色彩缤纷,同样是感性的大自然杰作。他说:“尝试这个微小的主题,让我获益良多。从小处讲,是我学习生活中短期休息调养和玩心的趣味;往大处说,令我关注更多生命、时间的意义和主题。”

  本次画展的策展人隋东说,虫类可能是大部分人审美领域中无法接受甚至会产生厌恶的存在,但吕江老师的“虫草花园”作品中,明艳的色彩搭配及神态刻画让他看到了虫子可爱的一面。“‘小世界’里有小朋友喜欢的大自然,希望这次画展能让国庆期间来馆参观的游客感受到虫草不一样的魅力。”

  苏州吴文化博物馆 一盏银槎登舞台

  江南时报讯(记者 姬传涛)“我对此图重叹息,匠心独造惊风雷。”国庆假期,在苏州市吴文化博物馆演绎社内,一部原创国宝新戏《寻槎记》(暂定名)正在紧锣密鼓地排练中,社员们根据剧本一遍又一遍打磨台词、动作、神态。江南时报记者了解到,这些年轻人并非专业演员出身,而是一群历史与文博的爱好者。

  吴文化博物馆宣传主管李爽向记者介绍,《寻槎记》的灵感,来自于吴文化博物馆馆藏国宝文物——元代朱碧山造银槎杯,整体呈槎(木筏)形,一老人身着宽袖长袍,背靠槎尾而坐,仰首束发,长须髯髯,神态怡然,双目注视远方,作乘槎凌波之状。整器设计精巧,工艺高超,錾刻精细,是流传至今的罕见珍品,给人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这件珍品的作者是元代著名的铸银工匠朱碧山,字华玉,元嘉兴路嘉兴县人。他是制造槎杯的能工巧匠,所铸的虾杯、人物杯等酒器具形象生动、技艺精湛,具有极高的工艺价值,引发当时名流之士的追捧。如今,朱碧山的作品被故宫博物院、美国克里夫兰博物馆等珍藏。

  “我们的新戏设置了朱碧山和书生两个人物,希望能通过这个故事,表现人们在追求理想和实现人生意义过程中的坚持、抗争与和解,以及对吴地匠人高超技艺和创作灵感的合理想象。”李爽表示,从《寻槎记》的节目编排到演出,演绎社的社员们全程担任主创,他们在创作中对文物、对历史有了更深的理解,从而进一步激发灵感。

  2021年6月,吴文化博物馆演绎社正式成立。作为一个公益性社团,演绎社面向社会公开发出“邀请函”,吸引了一批来自社会各界的文博爱好者参与。演绎社社员会根据博物馆的文物和展览,定期排练剧目,并在馆内外开展演出和工作坊等活动。“以前都是在舞台下当观众,没想到自己也能有机会上台成为主角!”一位社员笑着表示,平时博物馆的工作人员会为演绎社提供指导,还会邀请专业的老师前来交流,“他们不会对我们限制过多,而是让我们自由发挥创造力、想象力和表现力。”

  李爽介绍,《寻槎记》由演绎社全体社员共同编创和演绎,将在10月正式与观众见面。“希望能通过这部戏剧为观众呈现对吴地国宝的另一种解读,将中国匠人高超的技艺与优秀的传统文化精神传递给更多人。吴文化博物馆演绎社正在发展壮大,也希望能吸引更多的人加入我们,共同领略中华国宝的魅力。”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11667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