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商大计,共谋发展。省两会期间,省人大代表和省政协委员认真履职尽责,积极建言献策,发出了响亮的“宿迁声音”。
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 让乡村更强更富更美
对标“千万工程”,“苏”写和美乡村。“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时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决策。
事实证明,“千万工程”实施20年来,造就万千美丽乡村,造福万千农民群众,充分彰显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
江苏“三农”工作一直承载着习近平总书记的关心关怀。近年来,江苏始终牢记殷切嘱托,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进一步加快建设新时代鱼米之乡,农村人居环境得到有效提升,农业产业化布局持续完善,农业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一幅幅恬静美丽的乡村田园画卷正在江苏大地上徐徐铺开。
省政协常委,宿迁市政协副主席、宿迁交通集团总经理史明霞调研时发现,与加快建设新时代鱼米之乡、着力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等要求相比,江苏仍面临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农村环境整治工作群众参与不足、基础设施建设和维护资金不足、村级“造血”功能依然较弱等。
“打造新时代鱼米之乡,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是关键一招。”此次省两会,史明霞在前期调研的基础上,精心准备了《关于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 聚力打造新时代鱼米之乡的提案》,提出四个方面针对性建议:
聚焦“农业强”,以增强现代农业产业园载体功能为抓手,加大农业龙头企业“外引内培”力度,重点培育一批农业龙头企业,打造一批立得住、叫得响、卖得好的拳头产品,持续放大区域性农产品品牌效应,真正实现从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跨越。
聚焦“农民富”,进一步完善联农带农机制,鼓励因地制宜合理选择联农带农方式,确保农民能获利、多得利,让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多种粮、务好农。同时,搭建更多农民创业就业“大舞台”,进一步助力农民致富,有效实现变农村劳动力为乡村振兴生产力,不断为乡村振兴注入“源动力”。
聚焦“农村美”,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为牵引,坚持问题导向,立足百姓实际生活需求,深入开展源头治理,补齐补全基础设施短板,加快配套设施建设,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均衡发展。
聚焦“新风尚”,加强乡村治理,凸显人文之美,大力弘扬社会正能量,通过加大宣传引导力度、坚持共治共享等措施,积极引导群众因地制宜制定村规民约,自觉投身乡村建设之中,从而有效推进移风易俗,破除陈规陋习,真正让农村精神文明之花璀璨绽放。
深化改革 护航企业行稳致远
省政府工作报告在部署今年工作时提出,要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深入实施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改革是企业发展的力量源泉,要用改革激发出来的活力和动力,推动企业提质增效、行稳致远。”省人大代表,宿迁产发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杨卫国深有感触。
近年来,宿迁产发集团坚决落实市委、市政府各项决策部署,聚焦“四化”同步、争当产业先锋,深入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推动业务优先向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助力市域重点项目建设、产业转型升级、实体经济发展、民生保障改善。2023年,该集团成为全市唯一一家入选省全面参照“双百企业”做法实施综合改革试点的国有企业。
船至中流,奋楫改革者先。杨卫国表示,集团将按照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深入实施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要求,紧扣全市“四化”同步集成改革示范区建设,深入实施新一轮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以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增强核心功能为重点,推动改革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创新性成果和突破性进展,争当全市国企改革标兵。
如何把国企改革持续推向深入?“首先要完善企业治理增活力。”杨卫国说,集团将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着力提升企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更高标准实施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纵深推进“三项制度”改革,完善制度机制设计,强化制度执行落实,切实摘掉“铁帽子”、打破“铁饭碗”、摒弃“大锅饭”,让干部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薪酬能增能减成为常态。
杨卫国认为,在优化产业布局方面,也需要持续发力。“牢记国企姓公,统筹兼顾政治属性、经济属性、社会属性,积极在有民生需求、有经济效益、有发展需要的产业领域落子布局,大力实施产业强链补链延链行动,统筹推进各产业板块竞相发展。”杨卫国说。
产业强则企业强。杨卫国表示,在投贷联动赋能上,综合利用融资担保、小额贷款、融资租赁、商业保理、金融资产等在内的综合金融服务体系,充分发挥金融助企纾困作用,推进投贷联动,依托四只合作基金和两只自主设立基金,以股权投资助力宿迁产业转型升级、经济高质量发展。在数据共享赋能上,整合旗下数字经济各子公司,着手组建以数据为核心业务并具有功能保障属性的大数据集团,延伸拓展智慧城市、工业互联网、数字化服务等业务新领域,着力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提升“智改数转网联”质效。在人才服务赋能上,高效运营市人才集团,紧盯全市人才工作总服务商目标定位,把服务产业人才作为工作方向,深耕细作基础层、中间层、高端层三大业务板块,努力为实现人才强市战略多作贡献。
构建产业创新联合体 实现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3.2%左右,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61.5件、连续8年保持全国省区第一。科技创新工作取得的新进展,让省人大代表,江苏奇纳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彭伟平倍感振奋。
“实践表明,关键核心技术都是复杂综合性技术,其研发突破非单一创新主体能够承担与完成,组建创新联合体是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实现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有效组织形式。”彭伟平说。
彭伟平认为,统筹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加强“两个创新”的深度融合,离不开创新平台的有效衔接和创新资源的有序流动。
“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实际上是开发优质高档新产品。”为此,彭伟平建议,首先要科学征集设定“揭榜挂帅”项目榜单,进入榜单的创新攻关项目应具有非常明确的研发任务与实现目标,能够设计科学和易操作的考核指标,项目成果要有明确用户且深度参与,对积极开发世界级优质产品的企业给予长周期、大额度的科技项目支持。
其次,要科学制定“揭榜挂帅”项目研发模式。探索建立创新联合体首席专家领衔制,鼓励创新联合体内的领军企业牵头,联合重点企业、高校院所共同开展关键技术研发,遴选一批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攻关与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构建“成果+企业+产业”的转化体系;探索资金、智力、物力投入作价入股项目体系,解决企业主体间成果分摊问题,平衡不同科研人员投入的劳动创造转化为成果的经济价值问题,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
彭伟平还建议,建立“揭榜挂帅”成果对接平台。针对重点产业链的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需求,依托现有项目申报、技术交易、知识产权服务等平台,系统梳理国内外相关的技术发展趋势、研究进展、技术成果等信息,建立包括研发人才、研发项目、技术成果等信息平台,实现发榜方与揭榜方的直接对接
同时,深化“揭榜挂帅”项目资金改革力度。倡导“英雄不问出处”“不拘一格降人才”,对“揭榜挂帅”项目揭榜人不设定过多的学历、职称、年龄等外在条件限制,将能否解决问题作为选择揭榜人的唯一标准。
全面夯实耕地保护党政同责
开展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
2023年,党政同责考核办法及其系列配套文件相继落地,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考核“合二为一”,对突破耕地保护红线等重大问题实行“一票否决”,党政同责的考核制度框架已经形成。
长期扎根在农业生产一线,省人大代表、泗阳县百春锦蔬菜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周相民对宿迁耕地保护工作始终颇为关注。他告诉记者,宿迁作为传统农业大市,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压力较大,同时宿迁正处于经济社会发展高速增长期,耕地“非农化”“非粮化”现象时有发生,影响耕地保护制度落实。
作为经济大省、农业大省,江苏格外重视耕地保护和“三农”发展,此次省政府工作报告再次对耕地保护工作作出部署,要求“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制”。
对此,周相民建议,全面压实各级地方党委和政府耕地保护责任。地方党委和政府全面推进“党政同责、严格考核、一票否决、终身追责”制度,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严格源头控制,强化过程监管,从严查处各类违法违规占用耕地或改变耕地用途行为,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严格管控耕地“非粮化”,确保本行政区域内耕地保护责任全面落实。切实加大耕地流向整改力度。全面加强耕地用途管制,落实耕地进出平衡制度,加大对不合理流出耕地组织实施整改恢复力度,确保耕地面积有增加。规范开展补充耕地项目。大力推动占补平衡项目整改解冻工作,根据报备规则和审核要求,积极推进整改项目和挂钩转占补项目报备,及时形成可用新增耕地指标,及时在年度变更调查中进行地类变更。加速违法用地整改。对整改问题逐个分析原因,按照“一案一册”标准逐宗制定整改方案,同时全面落实“三项制度一项要求”。(记者 魏欢庆 纪雅囡 张立婷 马凌峰 陈少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