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因地制宜,铺点扩面。充分挖掘村落、城市角落、景点等资源,嵌入式建设城市书房、文旅驿站、体育场地等“小而美”文化空间,贴近市民生活。截至目前,已建成各类文体驿站10家,计划今年在秀山岛、岱西镇各新建“三余书屋”1家。打造“小岛你好书香之旅”海上图书馆项目,在岱山本岛至衢山航线配备自助图书借阅设备,推动“船班+阅读”跨界融合发展。二是挖掘潜力,注入活力。结合“文艺赋美”工程,串联文化场馆、公园、社区、商业街等资源,整合志愿者、文艺队伍、社区等力量,因地制宜开展各项文化活动,进一步激活全县90个“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覆盖面,目前每个生活圈每月推出演出、讲座、展览等活动4场,辐射3万余人。健全基层体育委员工作机制,加强培训、讲座、赛事活动等公共体育服务,截至目前全县已有体育指导员697人,形成覆盖全县的多元化全民健身组织网络。三是资源下沉,延伸触角。组织文化干部深入企业、学校、部队等场所,提供“以需定供”菜单式展演、培训等服务,将优质文化资源下沉到基层,今年以来组织各类文体培训、讲座等活动40余场,受众千余人次。积极向上争取省内优质文化和教培资源下沉,邀请浙江音乐学院“文艺轻骑兵”演出团队赴石化基地演出,成功争取省沙滩高尔夫训练基地落户岱山,省支持公共文化服务资金比去年增加168万元。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