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俊宏同志,感谢您为中国援外医疗工作作出的积极贡献。特颁此证,以示纪念。”近日,安徽理工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负责人走访慰问该院早期参与援外医疗队工作的老同志宫俊宏,并为他送去了国家卫生健康委颁发的“全国援外医疗工作者纪念证书”。
2023年是中国援外医疗队派遣60周年。近期,国家卫生健康委为1973年12月前参加援外的医生颁发“全国援外医疗工作者纪念证书”,全省仅21人获这项纪念证书,宫俊宏位列其中。
85岁的宫俊宏老人看着证书,回忆起曾经的援外医疗经历,如数家珍、记忆犹新。1972年,宫俊宏接到了一个特殊的任务——作为中国援外医疗队队员,参加南也门医疗援助工作。接到任务后,尽管家中孩子年幼需要照顾,但他坚决服从命令,义无反顾奔赴异国他乡。在他看来,这是一个任务,更是一种使命,代表中国、代表安徽、代表医院去援助,一定要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也门位于亚洲阿拉伯半岛南端,气候干燥。宫俊宏老人回忆说,刚到南也门,生活条件较为艰苦,没有米饭,他和队员们就吃空心面,“能填饱肚子就行!”当时同一批去南也门的中国援助医疗队员一共有50多人,分为3个组入驻不同的医疗点,他和11名队员一组入驻了塞永医疗点。援外医疗队入驻之前,因为药品的匮乏、医疗技术的落后,该医疗点基本没有做过手术。“我们医疗队进驻后,产科、外科手术都正常开展,救治了很多当地群众。”他介绍说,医疗队远赴国外,带去了大量药品,用先进的技术造福当地人民,他们想病人之所想,急病人之所急,日夜轮班坚守,使很多危重病人得到及时救治,恢复健康,体现了中国医生的高尚品德。
针灸疗法是中国传统医学的瑰宝,具有简、便、验、廉等特点,颇受也门病人的欢迎。作为一名针灸科医生,宫俊宏在当地通过针灸疗法帮助病人缓解病痛等,获得当地人民充分认可。“当地人身体不舒服时,惯用一种类似中国‘艾灸’的方法进行治疗,但经常容易烧伤,出现感染情况。”宫俊宏老人告诉记者,他在平时坐诊过程中,遇到有类似感染病症的患者,就指导他们科学治疗。由于针灸对一些疾病能起到明显的治疗效果,在当地被誉为“中国神针”,一些当地的医生也主动向中国医生学习针灸技术。
因表现优异,宫俊宏在执行援外任务期间“火线”入党,援外归来后一直在医院针灸科工作,多年来他一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勤勤恳恳坚守岗位,全心全意为群众健康服务。2022年,宫俊宏荣获“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
记者 何婷婷 通讯员 袁誉宁 陈心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