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汇点讯 今年,江苏省财政进一步完善高标准农田建设投资补助政策,改造提升项目投资标准由2000元/亩提高至2350元/亩。同时,对国家认定的产粮大县,取消县级财政配套,除中央补助外,地方财政配套部分全部由省级财政承担。对非产粮大县,除中央补助外,其余部分省级财政按40%进行补助。另外,省财政积极争取增发国债项目资金20.8亿元,支持高标准农田建设,对国债项目改造提升地方配套资金全部承担。按此测算,高标准农田建设省级补助资金占地方配套资金比例超过90%。
据了解,江苏省财政认真贯彻中央关于保障粮食安全的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深化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不断加大对高标准农田建设支持保障力度。“十四五”以来,高标准农田建设省级财政资金总投入140.57亿元,支持建好“良田”,夯实粮食安全“耕基”。截至2023年末,全省永久基本农田建成高标准农田4280万亩,水稻单产首次突破600公斤,全省粮食总产达759.5亿斤,粮食生产取得面积、单产、总产“三增”好成绩,全省粮食单产和总产双创历史新高,粮食总产连续10年稳定在700亿斤以上。
“省级财政进一步提高改造提升项目的亩均投资标准非常及时和必要。”徐州新沂市马陵山镇镇长冯张永介绍,马陵山镇十里长沟区域农田项目是2017年度立项实施的,当时亩均投资标准1500元,仅修建了部分桥涵防渗渠和少量水泥路等基础设施,由于投资标准低,需要建设内容非常多,一时难以平衡,尤其是田间道路缺少,下田生产不方便,满足不了农业生产发展需要。现在提高了改造提升项目亩均投资标准,消除了建设中的一些顾虑。如今,经过改造提升,此区域农田基础设施更加完善,高标准农田面貌焕然一新,“田成方、林成网、渠相通、路相连”画卷已展现。
睢宁县财政局副局长傅浩对此次政策调整更是深有感触。按照原来政策,苏北地区对于新建和改造提升项目每亩分别需配套600元、400元。睢宁县属于产粮大县,随着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的不断加大及投资标准的逐步提高,配套压力越来越大。“今年取消了产粮大县县级配套,我们享受了政策红利,仅今年就减轻地方财政配套5000万元,为降低基层财政负担,建设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现代化良田提供了有力保障。”
今年泰兴市承担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在苏中地区体量最大,这一政策的出台,缓解了泰兴市财政平衡压力,进一步夯实了粮食安全根基,增强了泰兴市的财政保障能力,对践行好大农业观起到了促进作用。“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和规范财政资金管理,推动国家‘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落地见效。”泰兴市财政局副局长张爱国说。
常熟市作为苏州地区耕地面积最大的产粮大县,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中面临承担任务多、建设标准高双重资金压力。常熟市财政局副局长钱瑛认为这次政策红利真是一场“及时雨”,滋润了鱼米之乡。2024年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省级对常熟配套近千万元,切实缓解了地方财政压力。接下来常熟市将把握重点、疏通堵点、打造亮点,根据省委一号文件 “规模化、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五化要求,集聚资源要素,全力打造高标准农田建设的苏南示范区。
“仓廪实,天下安。”粮食安全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是关系国家经济的大账本、国家安全的大战略。“昆山连续多年位居全国百强县之首,加快推进现代农业走在前,我们有责任和义务率先将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昆山市财政局副局长许浩表示。昆山陆家未来智慧田园是地方高标准农田打造的样板,通过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解决了陆家镇陈巷村分布零散、设施配套弱、田容田貌较差的问题,建成的高标准农田实现了田块集中连片、土地平整肥沃、设施配套齐全、生产管理智能、生态环境优美的效果。
“今后一段时间永久基本农田是建设主战场。”江苏省财政厅农业农村处负责人朱力告诉记者。下一步,省财政将围绕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的总体要求,加大对全国整区域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试点工作支持力度,支持推进“小田变大田”改革,推广“先流转后建设,先平整后配套”建设模式,安排专项资金对无锡市、南通市进行整区域试点一次性奖补,全省力争2028年前把能够建设的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同时,持续对高标准农田建设地方投入力度大、任务完成质量高、建立农田建设管护机制、建后管护效果好的市县进行奖补,引导各地压紧压实部门监管责任和项目所在乡镇政府属地管理职责,充分调动地方积极性,探索引导地方投入农田建设的新路径。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杨民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