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上午,丽水市召开生物多样性保护进展及智慧监测体系建设成果新闻发布会。
近年来,丽水市以建设“全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引领区”为目标,全面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及可持续利用工作,成效显著。2022年,丽水市印发《丽水市建设“全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引领区”行动方案》,之后相继发布了《丽水市生物多样性保护管理办法》《丽水市生物多样性推动共同富裕行动方案》《生物多样性评价指数技术规定》,形成了完善的制度体系。
从2019年12月至今,丽水率全国之先完成了全市域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累计发现23个全球新物种,包括百山祖角蟾、瓯江小鳔鮈、丽水丽丝盖伞等,调查成果在全国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工作中首屈一指。
早在2021年,丽水市就开始谋划生物多样性监测体系布局,委托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联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所等单位,在全国创新性提出建设生物多样性智慧监测体系,开启了生物多样性监测的新时代。
2023年,丽水市初步建成了全国首个覆盖全市域的生物多样性智慧监测体系,基本实现了生物多样性自动化、全天候的智慧监测。据介绍,该体系是一种基于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eDNA等前沿技术,实现了监测数据自动采集、实时回传,物种AI识别、评估指数自动生成、监测报告一键输出的监测体系,对区域内植物、哺乳动物、鸟类、两栖爬行动物、昆虫、水生生物等类群进行常态化、持续性监测。
“我们采用鸟类鸣声记录仪,来监测鸟类;研发雷达相机,来监测两栖爬行动物;对于陆生昆虫和鱼类等水生生物,采用环境DNA技术进行监测;研发蝴蝶相机,辅助开展陆生昆虫监测。其中,雷达相机和蝴蝶相机更是在国内首次应用于生物多样性监测。”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崔鹏研究员这样介绍。
“看图识兽”“听声辨鸟”“基因识鱼”。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在物种智能识别领域,采集了大量生物信息,建立了丽水市物种图片库、声音库、基因库,并联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发基于机器视觉、声纹识别技术的物种智能AI识别模型。丽水常见哺乳动物、鸟类的识别准确率高达85%以上,显著提升了生物多样性保护基础保障能力,有力支撑了丽水市“全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引领区”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