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上海市生活垃圾分类减量推进工作联席会议全体(扩大)会议召开。会议透露,今年上海要建成300个惠民回收服务点及39座示范型可回收物中转站。
生活垃圾“三增一减”
2023年,上海可回收物日分出量为7698吨,有害垃圾日分出量2吨,湿垃圾日分出量9443吨,干垃圾日清运量17264吨。对比《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实施前(2019年上半年),可回收物、有害垃圾、湿垃圾分别增长1.9倍、14.3倍和0.7倍,干垃圾减少15.6%,居住小区和单位垃圾分类达标率保持在95%以上。同时,全市生活垃圾焚烧和湿垃圾资源化处理能力超过3.6万吨/日,建成1.5万个服务点、205个中转站、14个集散场,道路、公共广场等配置废物箱4.5万个,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43%,原生生活垃圾保持零填埋。
此外,全市完成垃圾房标准化改造521个,精品小区(村)建设347个。全市可回收物服务点、中转站、集散场全面完成“沪尚回收”标识更新,建成32座“一区一品”示范型可回收物中转站。
探索建造惠民回收服务点
今年,本市在持续落实垃圾分类常态长效管理的基础上,将探索新机制、实行新举措、运用新实践。
比如,今年将分批建造300个惠民回收服务点,到2025年计划建成800个。这些惠民回收服务店提供更加优质的交投交售服务,即按市场价收购部分可回收物,满足市民“卖废品”的需求。同时,面向社区公众开放,服务辐射周边小区、沿街商户等。回收点将采用“沪尚回收”统一视觉识别系统,形成品牌效应,并兼顾资源循环利用展示、二手闲置物品交换或交易等绿色低碳要求。
同时,今年本市要建成39座示范型可回收物中转站,到2025年计划累计建成50座。中转站将为周边居民提供全天候可回收物交投惠民服务,定期组织市民体验活动,保持环境整洁有序,提供便利化服务、优质性体验,并完善信息化管理平台。
推进可循环快递包装应用试点
此外,全市今年还整合了各区可回收物回收主体企业服务资源,打造了可回收物回收公共服务平台。市民可通过“沪尚回收”小程序查询周边的回收服务点信息、回收活动日安排等,前往自主交投。小程序对入驻企业提出了明码标价、落实惠民回收等要求。预计下半年,该平台可将全市可回收物回收“点站场”信息和主体企业回收服务全面接入,进一步提高市民可回收物交投的便利性和感受度。
在深化包装物减量和精细化分类、促进垃圾源头减量方面,上海今年将推动电商、快递等行业加快绿色包装材料推广,推进可循环快递包装应用试点,实现电商快件不再二次包装率和快递包装回收设施覆盖率均超过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