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着力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徽州文化博大精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致标本,进入新时代,徽州文化发展迎来了新机遇。黄山市作为徽州文化的发祥地,如何深入挖掘阐释徽州文化内在价值,持续提升徽州文化时代生命力,更好推动徽州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徽学大讲堂的开办,正是我市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扛起弘扬徽州文化时代重任、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新路径的创新实践。
打开文化之窗
徽学作为一门专门研究徽州历史文化的国际性显学,以自己的一束光璀璨了世界文明星空。
在徽州这片如诗如画的土地上,5项人类非遗,310处中国传统村落、八千处历史文化遗存,百万件徽州文书文献,近200位国家级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数量均居全国前列、全省首位;新安画派、新安医学、徽派建筑、徽州四雕、徽剧徽菜等影响至今。为了从徽州优秀传统文化中寻找源头活水,赓续徽州文脉、撬动地方发展,更好地讲好新时代徽州文化故事,2023年11月2日,由黄山市委、市政府主办,市委宣传部、市社科联、市委讲师团承办的徽学大讲堂正式开讲。
目前大讲堂已开办了十一期,相继邀请安徽大学徽学研究中心主任周晓光、安徽师范大学原副校长王世华、景德镇陶文旅控股集团董事长刘子力、敦煌研究院院长苏伯民、全国人大民族委员会原副主任丹珠昂奔等专家,围绕徽学、敦煌学、藏学、徽商文化、晋商与徽商、“戴学”、新安医学、城市文化生态构建等举办专题讲座10场,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汪育殊主演的徽剧《刘铭传》剧组应邀演出,广大党员干部、徽学专家、徽州文化爱好者、文化创意从业人员等累计1.2万余人次聆听讲座或观看演出,堂堂精彩、场场爆满。
随着徽学大讲堂的不断开讲,课程的思想性、实践性、专业性、互动性、多元性不断增强。如今,徽学大讲堂已成为提升干部群众徽州文化素养、推动徽州文化传播普及、加强徽州文化与其他地域文化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
通过打开一扇扇文化之窗,加大徽州文化的研究阐释力度,扩大徽学的影响力,教育引导更多干部群众更好认识和认同徽州文化,增强文化自信,进一步拓宽徽州文化保护传承的发展路径,让徽州文化走进更多人心中,让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传下去,这也是我市开办徽学大讲堂的深意所在。
促进交流互鉴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民族的瑰宝,要传承,要发扬,但它更需要我们去了解,去体悟。徽学大讲堂搭建起文化互鉴和思想交流的平台,不断推出内容精彩纷呈的主题分享,呈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神奇与博厚,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
徽学与敦煌学、藏学同为中国三大地方显学,徽州文化、敦煌文化、藏文化都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名片,在文化保护传承、文旅融合发展方面有着很多相似相通之处。从《徽学,何以成学?》到《敦煌文化之路》《莫高窟的保护历程——见证莫高精神》再到《认识藏文化》,徽学、敦煌学、藏学专家相继走上徽学大讲堂,中国三大地方显学在黄山开启交流互鉴新篇章。徽州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和安徽优秀乡土文化的金名片,晋商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商业文化的一颗璀璨明珠,陶瓷文化是景德镇的最大特色、最亮品牌,从《徽商与晋商》到《城市文化生态的时空创新实践——以景德镇陶溪川为例》,透过徽学大讲堂,世界黄山与晋商故里、千年瓷都展开文化对话,为城市间的文化交流提供黄山样本。
时间回拨到2021年9月12日,安徽徽州历史博物馆开馆当天,分别与敦煌研究院、西藏博物馆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中国三大地方显学在徽州成功牵手。如今,跨越山河,再次相遇,彰显了文化的融合,更激发出创新创造的活力,带动历史文化“活”起来。
文明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徽州文化本身就因交流互鉴而繁荣,徽学大讲堂已不仅仅是普及传播展示徽州文化的重要平台和窗口,更是推动新时代徽学、敦煌学和藏学交流互鉴的桥梁和纽带。正如今年7月6日,敦煌研究院院长苏伯民受邀作为第九期徽学大讲堂主讲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无论是敦煌学还是徽学,都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对他们的深入研究是发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方面。”他期待通过不同学术思想和观点的碰撞,促进学科创新与发展。
打响城市IP
用文化构筑“朋友圈”,是持久有力的。
2023年10月,市委书记凌云率队赴甘肃省酒泉市敦煌等地考察学习,共探优秀传统文化赋能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有效路径。两个月后,敦煌文旅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副总经理、敦煌工美文化创意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刘霞霞跨越3000公里从敦煌赶赴黄山,不仅走上徽学大讲堂传授经验,还深入黄山风景区和有关区县实地考察文旅市场,寻求合作空间。去年11月,凌云率队赴山西省晋中市考察学习,今年3月14日,山西省晋中市委办公室二级巡视员赵世芳作为第六期徽学大讲堂主讲人,讲解了晋商与徽商的文化理念和时代价值。3月22日,凌云率队赴景德镇市考察,时隔一个多月,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管委会专职副主任,景德镇陶文旅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刘子力登上徽学大讲堂,分享了陶溪川在传承陶瓷文化中引领城市发展的创新实践……
双向奔赴,密切了黄山与敦煌等城市间的文化交融。携手同行,行动是最有力的回响。
今年1月16日,黄山市与酒泉市“牵手”,签订“1+4”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会上,敦煌市与歙县、黟县缔结为友好城市。此后,两地产生了更多奇妙的“化学反应”:黄山风景区和敦煌市大景区签订友好合作协议,休宁县齐云山景区与敦煌市鸣沙山月牙泉景区共建签约,黄山供销集团和敦煌文旅集团合作签约;安徽中国徽州文化博物馆联合酒泉市博物馆及敦煌博物馆共同举办“到世界找敦煌”——敦煌流失海外文物复制展;黄山市图书馆与敦煌市图书馆联袂,异地同时举办“世界的黄山 人类的敦煌”文化主题展……大黄山、大敦煌携手共进,奋力打造“徽煌之约”新典范。
文化交融,皖藏一家亲。8月28日,国家民委原党组成员、副主任,全国人大民族委员会原副主任,中央民族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丹珠昂奔应邀做客徽学大讲堂,不仅为黄山人民打开一扇了解藏文化丰富内涵的窗口,也为两地协作描绘了美好画卷。未来,我市将深化与西藏博物馆、中国藏学研究中心、中央民族大学等合作,推进徽州天路与西藏天路、黄山茶与酥油茶、傩舞与藏戏、新安康养与藏药浴、黄山旅游节与西藏文化艺术节等跨界融合,携手推动“徽藏”交往交流交融迈上新台阶。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必须增强文化自信,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随着大黄山建设的宏伟蓝图徐徐展开,黄山市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办好徽学大讲堂,扩大对外交流合作,持续推动新时代徽学、敦煌学和藏学交流互鉴,联合打造“徽煌”“徽藏”新CP;通过与景德镇、晋中等地开展文化对话,跨界推出“徽韵·景秀”“徽晋之好”新组合,为文旅融合深度发展打开新视野;通过非遗保护、文旅融合、人才交流等形式,扩大学术影响,打响城市文化新IP,推动徽州文化不断延伸拓展,跨地域、跨时空传承发展,让历史遗存、传统文化在守正创新中绽放新的华彩,打通黄山走向世界的文化条形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