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新经纬主办的“致敬改革开放40年:新经济品牌发展论坛”在京举行,现场来自学界、业界20多位专家、学者及企业高管与会,围绕新经济品牌发展发表了观点和看法。
外交部原副部长、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原副主任何亚非表示,近年来,以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三新”为核心的新动能不断增强,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平稳增长和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重要推动力。新动能还推动了产业结构优化,投资结构优化,特别是带动了与互联网技术相通、与互联网融合的企业和服务业的发展。
而针对在经济向高质量发展,充分发挥新经济、新动能时,企业作为重要的市场主体之一,应该怎么做?如何顺势而为、大有作为呢?何亚非给出了三点建议:一是努力践行新发展理念,注重可持续发展;坚持遵循“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积极参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二是积极注重品牌建设,推进“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升级;三是企业要高屋建瓴,深入参与和引领全球治理,在国际交流与合作中加强“合规”建设,遵守国际规则,积极参与新规则制定和国际竞争。
在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副会长李小军看来,所谓新经济是指依托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革命形成的经济现象。他认为,新经济在全产业均可发挥作用,应以其“持续、快速、健康”的驱动力为全产业献力,特别是利用“互联网+传统产业”的新兴经济模式,在物流、信息流等运作方面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升级,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及制度予以配合,让新经济反哺传统经济。
但与此同时,李小军也指出,发展新经济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制度、市场、人才的配合,需要国家、企业、民众积极应对。当前,我国在发展新经济的过程中仍存在一些不足。新经济基础仍然薄弱,产业规模相对较小。一些地区发展新经济的理念存在滞后性。
当谈及如何推动新旧动能转换时,万博新经济研究院院长、万博兄弟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滕泰表示,在破旧立新过程中,要尽量避免通过行政干预的方式,更多要激励市场、鼓励创新。吸引新经济不能再通过硬资源,便宜的原材料、低廉的劳动价格已不再是推动新经济的核心力量,营造良性软环境是新经济发展的空间。离愁的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