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经济圈

首页>长三角经济圈>长三角产业>金融产业

工商银行安徽省分行:大行大担当 金融助制造

  工商银行安徽省分行:大行大担当 金融助制造

  大行之大,不在于规模,在于肩负的社会责任。

  上半年,辖内制造业贷款增量居“四大行”之首,跻身工行系统第一方阵;截至6月末,制造业有贷户数量、贷款余额较2017年初分别增加395户、28.56亿元,年平均增速分别为14.08%、5.37%……一组组耀眼数据背后,是工商银行安徽省分行履行大行担当,助力安徽“制造强省”战略的自觉实践。

  帮“大”扶“小” 陪伴企业共成长

  在不久前公布的2019年财富世界500强榜单中,安徽海螺集团以284.99亿美元名列第441位。这也是榜单上首次出现皖企身影。用海螺集团总经理助理方原的话说,跻身世界500强,离不开包括工行在内社会各界的帮助,“从海螺集团前身宁国水泥厂开始,我们就建立了合作关系,在企业发展的各个阶段,工行都给予了鼎力支持”。

  双方长期合作中,省工行始终围绕企业需求,在不同时间节点,提供多元化、个性化的金融支持。

  2018年,海螺集团积极响应安徽省委省政府“省属企业强强联合”战略规划,启动并购安徽国贸集团事项。

  “实施并购,资金需求在所难免。资金能否及时到位、成本能否尽量压缩是企业最关心的话题。”海螺集团财务部副部长段佑君告诉记者,针对并购一事,工行芜湖分行密切跟踪服务,制定详细方案,于2018年11月和2019年7月先后发放并购贷款2.7亿元。段佑君说,目前,工行正为海螺申请后续的1亿元融资。

  海外市场,是近年来海螺重点发力的领域。今年4月初,海螺收购某海外企业事宜进入关键阶段。按照竞标要求,海螺需在4月12日前,提供国内银行开具的不超过15亿美元的贷款承诺函。时间紧迫。彼时,工行从支行到总行,从境内分行到境外机构联动并快速响应,为承诺函的最终出具、并购的顺利进行奠定了坚实基础。

  “目前,海螺的贷款中,工行投放的比例接近20%。”段佑君透露,除了常规的存、贷款业务,工行还为企业提供职工年金等“一揽子”金融服务。

  帮“大”不忘扶“小”。记者了解到,支持龙头企业发展的同时,工行还将目光锁定在那些具有成长性的小微企业身上。

  坐落于合肥高新区的东超科技是一家以“空气成像”显示屏研发为主业的初创型科创企业。尽管技术领跑行业,却是典型的无成品、无盈利、无抵押物的“三无”企业。今年初,企业急于上中试线,但苦于资金出现缺口。

  “当时,第二轮融资还没敲定,高新区为我们对接了工行合肥科技支行,很快,200万元的纯信用贷款就到账了,还是基准利率。”东超科技创始人韩东成说,利用这笔“雪中送碳”的资金,企业顺利走过“中试”阶段,产品即将投入量产。

  有的放矢 助制造业再升级

  近年来,受多方因素影响,制造业正面临诸多挑战。在这样的背景下,工行安徽省分行始终肩负大行担当,持续加大对制造业,特别是先进制造业的支持力度。

  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以来,省工行对制造业累计投放信贷资金近598亿元。截至6月末,省工行制造业有贷户(含小企业)数量、贷款余额较2017年初分别增加395户、28.56亿元,年平均增速分别为14.08%、5.37%。

  此外,今年上半年,省工行制造业贷款较年初增加27.76亿元,增量居“四大行”之首,跻身工行系统全国前十。

  工行安徽省分行亮相2019世界制造业大会

  一系列举措带来的变化是信贷结构的优化。据悉,2017年至今,省工行制造业新增贷款主要投向了信息产业、装备制造业、汽车产业链及其上下游等重点领域。

  同时,资产质量的明显提升。今年6月末,省工行的不良客户数量及余额、制造业不良率、潜在风险客户数量及金额均较2017年初大幅下降。

  “今后,我们将围绕产业升级主线,进一步服务制造业优质客户。”工行安徽省分行相关负责人指出,下一步,行里将以《安徽省制造强省建设实施方案》等规划为指导,聚焦“7+5”产业体系,围绕电子信息、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等7大高端制造业重点领域,对全省1.87万户规上制造业客户提供更为细致、优质的服务,“用实际行动助力安徽‘制造强省’战略的顺利实施”。 (陈浩 实习生 杜成)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6848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