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建设芯片之城、基因之城、新金融中心,南京江北新区产业发展目标明确。截至去年年底,江北新区集成电路、生命健康产业规模分别达到300亿元、900亿元,接下来,这两条发展迅猛的产业链都将加速冲击千亿级。
经济是肌体,金融是血脉。江北新区产业腾飞,呼唤一条更加创新更加开放的“血脉”注入。2019年江北新区工作报告中提出,2020年,要推动现代金融项目落户,全年要新增新金融企业100家,力争集聚各类金融资本规模超过5000亿元。在这片创新热土上,“新金融”已强劲起势。
金融科技带来“惊喜”
2019年,同城票据网实现票据撮合融资244.68万笔,同比增长543.89%;融资金额6939亿元,同比增长502.34%。
“业务规模增长五倍多,这是金融科技带来的‘惊喜’,也反映出中小微企业对普惠金融的强烈渴望。” 同城票据网CEO曹石金说,公司位于江北新区中央商务区,同城票据网是一个供应链承兑支付体系融资平台,为中小微企业提供票据资产“秒贴”服务。
“我们曾经有一笔100多万的票据,在平台挂了不到2小时就成交了。”江苏某金属材料公司负责人陈经理告诉记者,公司每月通过同城票据网贴现的票据金额大约在150万元左右,以往,每月都要跑银行、求朋友去贴现,现在只要把票据挂上平台,等着成交收钱就好。
供应链末端的大量中小微企业对现金的需求巨大,然而,由于这类客户融资金额较小,信用评级较低,常被称作金融服务的“长尾”客户,对传统金融机构而言,这类企业服务成本过高。
“我们用金融科技挖掘了服务‘长尾’客户的价值。”曹石金说。在2019年的同城票据网上,成交的平均单笔金额28.4万元,平台小额票据融资量占到了全年总量的76%,其中面额最小的融资票据,金额仅1000元。
在同城票据的平台上,海量小金额票据,不仅仅能快速“变现”,通过大数据技术,还能生成与分析海量、多样、高速、易变的企业融资信息,进而用于企业信用画像。融资线上场景的数字化,破解了中小微企业固有融资信息的不对称性这一痛点,从而解决了小额承兑汇票融资难题。
“平台的发展得益于整个票据行业的电子化,我们及时抓住了这个机遇。”曹石金说。目前,同城票据网已是全国最大的小额票据贴现线上平台,单日最高成交量破32000笔,撮合融资金额超100亿。据第三方金融机构数据统计,市场份额占到同类型平台总量的70%以上。
疫情期间,江苏省工业与信息化厅下发《关于开展互联网惠企“百亿千万”活动的通知》,推出江苏省中小微企业“亿万工程”,即助力1万家江苏省中小微企业“承兑汇票”贴现100亿,承接该业务的汇承平台,隶属于同城票据母公司全资运营,将为企业免贴现服务费1000万元。
发力数字金融“新基建”
利用大数据技术推动普惠金融,同城票据网是金融业“突变”的缩影。金融生态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技术的推动下悄然生变,新的金融服务业态——数字金融顺势而来。
去年,南京就提出数字资产、数字金融是南京新金融发展的主攻方向,以江北新区“两城一中心”为载体,打造千亿级数字金融产业集群。
于去年成立的南京数字金融产业研究院,正是南京及江北新区探路数字金融的重要平台。南京数字金融产业研究院由南京扬子国资投资集团与南京紫金投资集团共同组建,是南京市政府与央行等五方合作共建项目的运营机构。数研院将以“立足世界经济发展的前沿趋势,打造全国数字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创新中心”为目标,抢占技术前沿,塑造特色,培育发展高地。
“目前,数字金融发展存在的首要问题是基础设施的缺失,也可以说是金融新型基础设施的缺失。” 南京数字金融产业研究院负责人说,这种新的基础设施与以往大不相同,要建立参与者众多的分布式数据中心,可以深入到数字金融认证环节的边边角角,资金的流转、使用的规则不再是强抵押强担保,而是无抵押无担保带来的数据的真实性,业务的可渗透性。
可以说,推动数字金融“新基建”,是一场进入“无人区”的探索。
“数字金融的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金融端和企业端同时进行数字化转型。”南京数字金融产业研究院负责人介绍,研究院正加快打造扬子江数字金融平台,为企业端提供快速“上云上链”等数字化转型技术服务,为金融机构端提供一体化综合金融服务方案。目前,该平台的一期开发已完成,未来,企业通过这一平台,只要15分钟将基础情况一一登记,即可完成注册,实现“上云上链”。
“我们在建设一条数字金融的‘高速公路’,未来,当越来越多的企业、金融机构‘行驶’在这条‘公路’上,数字金融的生态就会形成,金融活水会源源不断流向实体经济。”南京数字金融产业研究院负责人说。
金融创新“百花齐放”
去年,扬子江新金融创意街区开园,扬子江国际基金街区揭牌,500亿规模先进制造业国家大基金落户……江北新区新金融中心建设蹄疾步稳,各类金融创新力量在这里“百花齐放”。
“数字货币时代有望到来,我们已瞄准这一方向做好技术准备。”南京区盟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CEO李发强告诉记者,如若进入数字货币世界,数字安全技术是关键。因此,公司正在利用区块链、密码学等技术,采用国产芯片,重点进行金融监管技术的研发。
截至目前,南京数字金融产业研究院已集聚示范企业36家,南京区盟链就是其中之一。同样是研究院示范企业,通付盾是一家以数字身份认证为核心的综合数字技术服务商,利用区块链、大数据、视频等技术,实现跨境贸易的远程开户并保证其安全,来自金融、公安、通信、电力等领域的上万家海内外企业、单位都是通付盾的客户。
早在2018年,全国首个区块链产业基金落地江北新区,这一百亿级基金在2019年已吸引10余家区块链技术公司落户江北新区。而如今,区块链这一常常被应用在金融场景中的技术,将被用于江北新区的基层社会治理。
去年11月,南京数字金融产业研究院启动“区块链+社会治理”项目,项目与江北新区内两家街道合作,试点区块链技术应用于基层社会治理。正当项目要进入推广阶段之时,遇上疫情,项目团队紧急对试点街道开展调研,并得出调研结论:业委会在防疫过程中作用突出,对物业的督促和执行更坚决更严格,分担了人财物的开销;小区资金管理体系急需构建,疫情中的小区公共收入往往难以迅速投入防疫工作;小区职能信息化需求十分强烈,急需有公信力的决策工具提高效率;涉及人口流动数据的平安体系建立更是迫在眉睫,传统方式统计人口流动信息费时费力且更新滞后……
“疫情期间的调研,进一步佐证了我们前期对该项目产品设计的规划。”项目负责人告诉记者,经过前期调研,“区块链+社会治理”的产品功能体系初步定位为建立小区内各种资金的监管和使用体系、建立小区各类职能建设体系、建立流动人口管控体系三个方面。产品计划于4月中旬上线,相关的推广会持续到7月,推广结束后预计试点小区居民参与度超过80%。(新华日报记者 许雯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