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经济圈

首页>长三角经济圈>长三角产业>轻工产业

从大棚市场到家纺名城,南通家纺城上演时尚“变形记”

  原标题:从大棚市场到家纺名城,南通家纺城上演时尚“变形记”

  欧式建筑成群,商业气息浓郁,街巷车水马龙……这座具有时代风貌,充满开放气息的超大型、综合性家纺基地,便是人称“家纺海洋”、“购物天堂”的南通家纺城——川姜镇。

  江苏南通有着悠久的家纺历史,是闻名遐迩的“纺织之乡”。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南通的家纺业发展飞跃,南通已成为中国家用纺织品服装出口基地之一。作为市发展经济重镇,川姜镇乘势而动,优化就业环境,坚持创新,大力发展家纺业,先后投资35亿元,通过5年4期的建设,一座占地2.5平方公里的南通家纺城应运而生。

  改革开放初期,政府积极鼓励和支持家纺产业的发展,家纺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一批人专门从外地采购布料回来卖,另一批人把这些布料买回去做成成品进行交易,还有一批人拿着这些成品到全国各地商场、纺织公司、街道去推销。”江苏蓝丝羽家用纺织品有限公司董事长俞建辉表示,他曾经就是这群走南闯北销售大军中的一员。

  从最开始的马路市场到现在集产品生产、销售、商住为一体的商贸集群,从最初的手工作坊到如今聚设计、制造、销售、物流等一域的产业集群,年营业额从不足100万元发展到前年突破1000亿元,如今的南通家纺城已跃居世界家纺产业之巅,家纺产品销往国内80%以上的地级市,同时远销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川姜镇也多次被国家相关部门授予“中国家纺名镇”“中国最大的家纺生产基地”“中国最大的家纺交易市场”“全国版权保护示范单位”等荣誉称号。2015年被列入国家工信部“产业集群区域品牌建设试点区”。

  回顾南通家纺城的“变形”之路,总结来说就是迈出了“三大步”。第一步是从大棚市场到店铺市场,1996年由澳门新辉煌公司投资开发,形成了4个营业区910个门店;第二步自1999年开始多元化投入,川港置业公司开发建设商贸楼,当地群众筹资开发托运街,形成花边、包装等辅料区。

  在原先批发模式下,南通家纺商家、厂家远离消费者,产品风格千篇一律,对新的趋势缺乏感知。同中国各地很多老产业带、产业城一样,当时南通家纺行业也走到了“十字路口”:再不创新就要被淘汰。

  面临淘汰危机,家纺城居安思危,迎难而上,攻克了最难的第三步:坚持创新,形成自己的品牌基地。2000年,川港镇政府开发建设志浩工业园区,数年间形成“金太阳”“宝缦”“蓝丝羽”“普琦”等近20家家纺品牌企业的生产、销售、物流、仓储一体化多功能产业基地。消费者在这儿不仅能领略国内外著名家纺品牌的风采,更能感受到购物环境的大气与时尚。

  品牌意识的觉醒和确立,实现了南通家纺城经营内涵质的飞跃,极大提升了市场国内外的影响力和辐射力,同时也推动了南通家纺制造业进入品牌时代。

  近年来,在“互联网+”的大背景下,家纺城顺势而为,重点推进电子商务、现代物流、文化创意等现代服务业发展,培育了家纺电商、众包设计、C2B定制、微供营销等新模式,有力地撬动了家纺产业的转型升级。

  2014年12月,阿里巴巴集团发布首批“淘宝镇”名单,川姜镇(南通家纺城)上榜。目前,全镇已涌现出12个淘宝村。南通家纺的网上零售已占到全国家纺网上零售50%以上的份额,销售额近400亿元。如今,在这块发展“热土”上从事电商、微商的经营者达3万余人,间接带动创业人群达30万,快递企业每天的出单量超过80万单。

  为了拓宽销售渠道,更贴近市场、满足消费者需求,2015年,南通家纺城倾力打造微供市场,专注定位于年轻群体,走个性化、多样化、品质化路线。经过3年发展,该区域集聚了520家商户入驻。2017年,微供市场全年销售额突破30亿元,成为家纺城经济新的增长点。“未来,家纺产品会更突出个性、原创,同时还要在品质、服务上做文章,这样我们的产品才能更胜于其他家纺市场。”南通家纺城微商商会会长、久寐家纺负责人陈士伟说。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8904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