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我市召开新闻发布会,市委宣传部、市教育局及市文化和旅游局联合发布《南京市关于进一步利用博物馆资源做好中小学教育实施方案》。我市将通过一系列举措,推动中小学利用博物馆资源开展更有活力、更具实效的教育教学,让博物馆成为更多孩子的“第二课堂”。
侧重辐射远郊地区,实现资源全覆盖
近年来,全市各中小学校、幼儿教育机构因地制宜,充分利用日常15分钟活动圈、周末及寒暑假期,引导或组织中小学生、幼儿参观博物馆,开展博物馆研学活动。
市教育局党组副书记、市委教育工委专职副书记柴耘介绍,针对文博资源较匮乏的远郊地区,教育部门将通过线上线下共同发力,为区域内博物馆资源相对不足的学校提供更好支持。
“一是注重‘请进来’。教育部门将与文旅部门联动,鼓励文博场馆每年送流动展览进校园,其中,国家一级场馆不少于3次、国家二级场馆不少于2次、国家三级场馆不少于1次,侧重辐射博物馆资源比较匮乏的城区和学校,从而惠及更多学生。二是鼓励‘手拉手’。结合已有的德育工作基础,鼓励城区学校主动与乡村学校结对,定期开展关于馆校合作的师生交流、项目观摩学习等活动,同时利用寒暑假、春秋游等时间,携手走进博物馆参观体验。三是打造‘云课堂’。充分运用教育系统‘宁育家’线上平台,丰富博物馆教育线上资源,扩大传播范围,引导中小学生家庭进行亲子线上看展览、学知识,共同领略文物展品的魅力。”柴耘说。
馆校合作精准开发,打造多元特色课程
为了提升场馆育人水平,近年来,市文旅局、市教育局积极进行博物馆课程研发。
我市文旅部门开展博物馆、学校以及相关教育机构跨界合作,协同开发“美在六朝”“江南·园林”“去博物馆里玩”等馆校共建课程,为不同年龄段的青少年持续打造“梅园红”青少年课堂、“种下红色的种子”馆校合作课程等公益活动。近年来,我市推出“在博物馆里长大——南京市等级博物馆教育精品课例”等优秀课程近300个。
市、区教育部门指导全市中小学校将博物馆体验学习纳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课程”主要内容。自2021年起,市教育局每年开展优秀研学实践教育课程评选,截至目前,共评出400个优秀课程。
接下来,市、区教育部门将支持各级各类学校在博物馆建设校外教育实践基地,鼓励学校和博物馆开发适合青少年的项目和课程。市文旅部门将鼓励各博物馆充分挖掘馆藏资源,开发古代文明、红色教育、非遗传承等主题的系列课程,向学校提供菜单式课程清单,推动与中小学课程有机衔接融合。我市还将建立课程资源反馈评估和调整完善机制,各类场馆研发的课程资源将根据场馆资源情况、实施及反馈情况、学生及学校需求等逐年调整完善并不断更新。
“引进来”“走出去”相结合,教学形式丰富多样
为了充分发挥博物馆的教育力量,我市通过“引进来”“走出去”相结合的方式,不断丰富教学形式。
接下来,市、区教育部门和中小学将结合实际,把文博场馆纳入中小学研学实践活动目录清单,馆校合作有关资源纳入“双减”课后服务,鼓励小学在下午3时30分课后时间开设馆校共研的博物馆系列课程。学校可以将课堂“搬到”场馆中或邀请场馆社教工作人员到校授课、开设讲座、开展主题活动等。我市还鼓励各类文博场馆与中小学校合作共建,联合开展研究性学习、项目式学习、建立第二课堂等多种形式的馆校互动活动。各类场馆将联合学校设立“红领巾志愿服务岗”,为学生志愿者提供文物修复、文物资料整理、博物馆网站维护、志愿讲解、辅助社教等志愿活动。
这个暑假,我市还将继续开展第二十二届南京“文博之夏”系列活动,为青少年的暑期生活提供丰富多彩的“文博大餐”。市文旅局副局长黄琴介绍,今年“文博之夏”系列活动围绕“在博物馆长大”这一主题,计划推出108项精彩的展览、社教活动及研学、夏令营等,分为“璀璨文明·有看头”“不忘初心·有传承”“趣味研学·有收获”等三大板块,让更多青少年走进博物馆、体验博物馆、爱上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