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 浩
夏日炎炎,激情难挡;投身实践,逐梦青春。暑假已至,全市各大高校学生纷纷开启多彩多样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高校学生参与暑期社会实践是学校育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大学生走出校园、认识社会、发现问题的宝贵契机。通过实践,大学生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可以在社会大课堂里获取校园中学不到的知识。不过,“社会”这本书有时候比有字之书难读得多,只有沉浸其中精读、细读,才能感受它丰富的内涵和快乐。
目前,全市各大高校经过多年探索,在暑期社会实践上已积累了不少成功经验和典型案例。比如,台州职业技术学院医学与制药工程学院组建的“自由呼吸”结核病宣讲团,去年同学们深入社区(村居),对易感人群开展重点宣讲,活动赢得了众多居民和村民的好评,宣讲团被省疾控评选为优秀志愿宣传团,今年宣讲团再出发,把宣讲对象进一步扩大,并准备对基层的发病情况作进一步研究。
还有一些学生志愿队开展了手绘“美丽乡村”、送医下乡、探寻“非遗”故事、爱心支教……将自己所学专业与当地特色和实际需求相结合,学以致用,为当地居民提供所需要的服务。
从这些成功案例不难发现,它们的一个共通点便是找准“小切口”展开“大纵深”,选定一个主题,沉下身子,认真投入和研究,继而探索与时代合拍的问题、与社会同频的发展以及与需求对接的解决思路。多年前清华大学学生写的《乡村八记》便是这种社会实践方式下的优秀成果。
那么,如何找到那个“小切口”?一方面,学校要强化制度保障、健全服务机制,更要从实践教育的顶层设计入手,联合地方政府和各企事业单位,为学生提供实践平台和方向。另一方面,大学生也要树立肯吃苦的信念,从旁观者、消费者向服务者、问题发现者甚至问题解决者的角色转换,以此提升专业能力,锤炼坚毅品格。高校社会实践学生团队之间还应适时共享“经验宝典”、交流实践成果、分享心得体会。
在就业形势比较严峻的当下,一段有意义、有所获的暑期社会实践,也是纾解就业难的一剂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