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经济圈

首页>长三角经济圈>长三角产业>科技产业

人工智能技术将在消费金融领域开展广泛应用

     当前,AI技术越来越深入地被引入金融科技领域,尤其是金融零售业务当中。未来,AI在金融科技领域应用趋势怎样?银行发力科技会威胁到金融科技公司生存吗?6月29日-7月1日,第三届全球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峰会(CCF-GAIR)在深圳举行,乐信(NASDAQ:LX)副总裁史红哲受邀参会并参与金融科技分论坛讨论。

  史红哲表示,近年来兴起的互联网消费金融,创造了一种全新的资产类型,即海量小微的消费金融资产,这类资产具有订单量大、单笔金额小、客群高度分散等特征,是金融科技的最佳试验田。未来,人工智能技术一定会在这一领域大放异彩。

  另外,各大银行当前也在大力发展金融科技,但不会与金融科技公司构成竞争。双方在消费金融获客、风控、资产管理等领域反倒形成了明显的优势互补,合作空间巨大。尤其是中小型商业银行,金融科技公司未来将会成为他们重要的合作伙伴。

  消费金融领域技术发展呈现三大趋势

  “有什么样的业务,就会产生什么样的技术。互联网消费金融资产的小微分散特征,使得过去银行在处理大额资产时所采用的订单审核、风控及获客模式难以奏效,这正是金融科技落地互联网消费金融领域的重要背景。”史红哲表示。

  他认为,新技术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对海量小微订单实时处理,并通过大数据风控手段对风险进行量化,服务传统金融机构覆盖不了的人群,同时又让风险可控。

  乐信作为一家金融科技公司,早在成立之初就开始探索金融科技尤其是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目前已实现AI在获客、审核、风控、资产匹配以及客服领域的全链条应用,并产生了可观的商业价值。

  据其介绍,乐信大数据风控引擎“鹰眼”已拥有超过7000个风控模型数据变量,可实现98%的订单审核“零人工”干预,秒级反馈结果;乐信小微的金融资产处理技术平台——“虫洞”,能够在几乎不需要人工干预的情况下,匹配资产与资金,实时完成付款,单日可处理上百万张订单,全年承载千亿级资产管理规模。

  在谈到行业未来发展趋势时,史红哲认为,消费金融领域的技术发展,未来会呈现三大趋势。

  一是人工智能得到更深入的应用,特别是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前沿技术,将在信用识别、反欺诈等领域有突出的表现。

  二是区块链底层技术的落地应用。在账户管理和资产管理的领域,区块链的一些底层技术会逐步应用。

  三是有一定规模的金融科技公司会采用混合云计算模式。史红哲认为,金融数据对安全性要求比较高,未来有一定规模的金融科技公司会采用“数据私有云、计算公有云”这样一种混合云的模式。

  中小型银行成为金融科技公司主要客户

  当前,一些大型银行和金融机构都在自建科技部门或者金融科技子公司,他们会对现有的金融科技公司业务造成冲击吗?参与讨论的嘉宾均表示,银行与金融科技公司不会有正面竞争,二者业务存在较大互补,合作共赢将会是主流。

  史红哲认为,银行的业务与金融科技公司有明显差异, 银行以TO B业务居多,资产总规模大,单笔资产金额也大,而金融科技公司多聚焦于小微海量资产,各自对技术和风控的要求是不一样的。

  在他看来,如果银行与金融科技公司发展同样的技术,现阶段,其自身的业务类型是不匹配的。“小微消费金融业务既要保障核心金融系统的稳定性,又要能够满足用户体验并高效敏捷的迭代能力,中小银行要具备这些核心能力不是一朝一夕能实现的。”

  另外,银行虽具备一流硬件设施,但互联网思维、用户洞察和产品设计、运营能力等也是要日积月累才能达成,这恰恰是金融科技公司的优势所在。因此,史红哲认为,银行与金融科技公司各有优势,互相合作,做大增量市场才是主流模式。

  其他会与嘉宾也对此观点表示认同。融慧金科COO张羽认为,金融科技公司甚至希望银行的科技能力变得更强,这样一来,双方在对接合作时能更加顺畅。

  蘑菇智能董事长韦添誉则认为,现阶段真正能够做好金融科技的银行为数不多,主要还是一些有实力的大型银行,而一些中小型金融机构,他们首先是考虑把有限资源投入在主营业务而非技术上,他们特别需要金融科技公司为他们服务。

  此外,香侬科技合伙人安瑞还提到,银行的创新周期比较长,并且容易跟现有体系形成冲突,不像金融科技公司是在一张白纸上作画。金融科技公司的创新周期很短,可以实时保持跟世界一流技术的一致性,因此合作必然会带来最好的结局。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8649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