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政治上保证、制度上落实、素质上提高、权益上维护
我省打造特色产业工人大军
江苏省委、江苏省政府日前印发《新时代江苏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实施方案》,提出重点实施政治建设、赋能成长、维权服务、支撑保障、聚力共建“五大工程”,打造更符时代要求、更契发展需求、更具有江苏特点的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产业工人大军。
“《实施方案》对标中央精神、结合我省实际,提出的23条主要改革举措彰显了江苏特色。”省总工会党组书记、副主席朱劲松说,特别是紧扣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的目标追求,构建高素质产业工人培养体系,提出实施赋能成长工程,开展创客群体培育行动,在省科技进步奖中专设产业工人组别,发挥劳模工匠等群体的示范引领作用,引导企业将职工“五小”创新活动纳入企业创新体系、建立技能水平与薪酬等级挂钩制度,推动技术工人的创新成果按要素参与分配,实现技高者多得、多劳者多得。一系列创新性制度安排,将为造就一支高素质产业工人队伍注入强大正能量。
“《实施方案》从培养、激励到保障,各项改革举措环环相扣,将极大地激发我省产业工人提升技能、钻研技术、创新创造的热情。”中车戚墅堰机车车辆工艺研究所首席技能专家刘云清说。去年6月,以他名字命名的劳模创新工作室刚成立了党支部,工作室累计取得科技成果35项、专利17项,自主研发设备200余套,创造产值1.5亿元。
30岁的农村娃郭有东,11年前从技校毕业后以劳务派遣工的身份进入中车南京浦镇公司当焊工。进厂短短5年,郭有东就成长为焊工领域的技术大师,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被推荐到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习,取得本科学历。公司工会副主席范卫华说,浦镇公司始终坚持“把骨干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骨干”“把高技术、高技能人才培养成劳模,把劳模培养成高技术、高技能人才”的“双培养”理念,通过党建创新、劳动竞赛、先锋模范工作室等平台,打造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员工队伍,让产业工人成长有通道、有平台、有舞台。
拥有1.5万名产业工人的中天科技集团在全国首创“知识产权银行”,员工所有创新成果哪怕只是口头建议,都能取得积分存入“银行”并兑换现金奖励,至今已发放550万元。依靠强大的创新活力,中天科技承担了80多个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和火炬计划项目,获得860多个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授权。“《实施方案》为企业发展提供了更有力的人才支撑,我们将继续加大教育培训、创新激励力度,让员工与企业一起成长发展。”中天科技集团副总经理、工会主席姜伯平说。
近年来,省总工会等部门深入开展职业技能大赛,组织全省千万职工大练兵、百万职工大培训大比武活动,提升产业工人队伍技能素质。坚持在劳动竞赛、职工科技创新的实践中培养选树劳模先进人物,涌现出邓建军、田明等著名劳模先进人物。去年升级劳模工作室创建活动,实施劳模支部“双创双提升”工程,在劳模创新工作室创建劳模党支部和党员先锋岗,着力提升产业工人政治素质和业务技能,被省委组织部纳入2018年全省党建创新重点项目。最近5年,通过全省十大职业技能竞赛,带动市县技能竞赛2900个工种的306万名职工晋升技术等级。
省总工会调研发现,江苏产业工人技能素质建设仍存在技能成才制度机制尚未完全有效形成、职业教育培训项目内容与企业和劳动者需求不相适应、企业培训主体作用远未发挥、经费投入与监管不到位等突出问题。技能人才特别是高技能人才目前还难以适应新兴产业企业发展的需求。处于新兴产业一线、能解决企业生产过程中关键技术和工艺难题的高技能人才,仅占我省高技能人才总量不到1.7%。
及时把具备党员条件的产业工人吸收到党内来,畅通产业工人参政议政渠道,是提高产业工人政治和社会地位的重要举措。据省委组织部组织一处处长倪春青介绍,我省将适当增加产业工人在各级党的代表大会代表和委员会委员、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政协委员、群团组织代表大会代表和委员会委员中的比例。建立完善产业工人在群团组织挂职和兼职制度,确保保证产业工人主人翁地位的各项制度安排落到实处。
职业教育是培养产业工人的基础环节和重要渠道。省教育厅副厅长曹玉梅表示,今后5年内,全省将建设50所一流的中等职业学校、20所左右高水平的高等职业院校、10所特色鲜明示范引领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建设300个左右高质量的现代化实训基地。
为进一步激发产业工人创新创造活力,省科学技术奖自2017年度起专门设立了工人创新项目类别。
提高技术工人待遇,第一次被上升到全局高度。据省人社厅副厅长陈健介绍,作为该《实施方案》的配套政策,《江苏省关于提高技术工人待遇的实施意见》已完成初稿。我省将提高高技能领军人才待遇,劳动模范、五一劳动奖章评选获得者中,技术工人比例应达到10%以上,推行高技能领军人才股权期权激励或协议工资、年薪制薪酬制度,对高技能领军人才在购买自用商品住房、参加社会保险、省内就医、子女入学等方面按照高层次人才给予相关待遇。
省财政厅副巡视员王卫星说,全省财政部门将进一步加大投入,确保地方教育附加用于职业教育的比例不低于30%,对成效突出的市县给予奖励,逐步将高水平高等职业院校生均财政拨款的基本定额标准,提高到与普通本科同等的标准。对通过初次职业技能鉴定的,按照规定给予补贴;对符合紧缺职业或工种目录、参加高级工技师培训并取得资格证书的,也将给予补贴。
(新华日报记者 吉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