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经济圈

首页>长三角经济圈>长三角产业>科技产业

10年间,汇聚46家科研院所、近千家科技型企业——青山湖畔,科技之林正葱郁

  原标题:10年间,汇聚46家科研院所、近千家科技型企业——青山湖畔,科技之林正葱郁

  从杭州武林广场一路向西47.3公里,有一个青山湖,水域面积10平方公里,比西湖大近1/3。

  10年前,人们说起青山湖,赞一声:“山好水好风光好!”一湖碧水,一山绿树,是许多杭州人偏爱的后花园。

  10年后,再说青山湖,大家更关心:“青山湖科技城今年底要通地铁了吧?半小时就能到主城区啦!”

  2019年11月30日,青山湖科技城刚满10周岁。这座“城”,从2009年11月30日那天奠基之始,就承载了浙江的科技梦:在杭州环境最美好的地方,建设出省级科研机构的聚集地,为创新成果转化提供新载体,为支撑整个杭州乃至浙江未来经济转型发展提供实践样板。

  10年间,梦正圆。青山湖畔播下的“科技种子”,已然长成郁郁葱葱的“科技之林”:

  即将拥有5所高校、46家科研创新机构陆续到来、130余家规上企业扎根壮大、70家高新技术企业快速成长、近100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蓬勃发展;累计投入研发费用达8.48亿元,发布科研成果约800项,共获各类科技奖项约430项,拥有有效专利约1289件,发明专利874件……

  青山湖科技城已然成为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上的重要一极与点睛之笔。

  转型引擎 落地青山湖畔

  11月30日,记者来到青山湖科技城,沿着狮山公园红蓝相间的慢行道向上走,竹、桃、枫、杏组成的“树海”,层层叠叠,仿佛走进了一颗“绿芯”;登顶俯瞰,山脚下,一座酷似“发动机组”的圆形建筑,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它是青山湖科技城规划展览馆,十年前,这里还是青山湖水泥厂;狮山公园所在处,只是一块低矮丘陵上的稻田。那年今日,就在今日狮山公园所在地,作为我省建设科技强省和创新省份一项重大决策,青山湖科技城正式奠基。

  “奠基前一晚,我激动得一夜没睡。”浙江省科研院所联合会会长徐进告诉记者,过去,省级科研院所大多分布在杭州市区。随着城市的不断扩大,大部分科研院所缺乏物理空间、发展受限,“建设省级科研机构聚集地,应该提上日程。”

  2007年11月12日,经过反复研究、论证,浙江省委第十二届二次全会明确提出“建设科研机构创新基地,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浙江省科技厅牵头,数十家省级科研机构对创新基地的落户地点进行多轮考察和投票,包括临安在内的6个省内区县,进入了终选环节。

  “对于自古以农业为支柱产业的临安来说,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青山湖科技城管委会商务局副局长戴志红,亲历了十多年前的那场“PK”,“当时,临安市委不仅决定拿出青山湖旁、依山傍水的绝版地块,甚至还暂停开常委会,四套班子全部出动,跑遍省级科研院所,摆优惠、求支持。”戴志红回忆说。

  2009年2月,在充分考虑省级科研机构的意见后,浙江省科研机构创新基地最终落户青山湖;5月,经浙江省政府常务会议批准,青山湖科技城设立;11月30日,青山湖科技城奠基并迎来了16家省级科研院所落户。

  而今,放眼望去,曾经废旧的水泥厂已蜕变成一座占地27亩的规划展览馆;曾经的农村已蝶变为一座高新产业集聚、人才纷至沓来的魅力之城。而规划展览馆,作为新城起步建设后首幢投用的现代化建筑,其独特的外形正寄寓着全省对青山湖科技城的期待:成为引领转型发展的新引擎。

  “搞科研的人,需要静得下来。这里的生态环境没得说,很适合我。”安居于此的香港大学浙江科学技术研究院执行院长郭正晓评价道。

  绿色智造 呵护好山好水

  入夜,位于青山湖科技城的杭叉集团生产车间内依然忙碌。这是一个永不停歇的机器人世界——机械臂将重达500多公斤的叉车车架轻轻“拎”起,经导轨输送至各个工艺点;机械臂按编程设计独立完成焊接、涂装、总装等流程;地下,无人驾驶的智能搬运机器人,将零部件从仓库搬运至流水线。

  “自动化生产线的背后,是我们的‘工业大脑’。”杭叉集团生产总监金华曙告诉记者,“零部件和成品入库和出库全部扫码自动识别,总部在后台就能轻松对零部件和成品进行科学高效的管理。”

  从“传统制造”企业,转型为“现代智造”企业,杭叉的改变正从十年前落户青山湖科技城开始。那时,杭叉、杭氧等4家“杭字头”国企,与38家省级科研机构一同来到青山湖科技城。“名院”遇上“名企”,很快产生“化学反应”。

  落户后,杭叉与香港大学浙江科研院合作打造了新一代智慧仓储管理系统;与浙江大学合作开发了冷链物流叉车,攻克叉车在低温潮湿环境下难以正常运行的技术难关。

  “当时的杭叉正走到转型升级的十字路口。”杭叉集团副总工程师李元松说,“很庆幸,我们选择来到青山湖。”

  经过数轮技术改造升级,杭叉成功实现机器换人。十年来,在保持一线工人数零增长的同时,杭叉产能从4万台增加至20万台,成为城西科创大走廊首家产值突破百亿元的工业企业。

  这样的“化学反应”,几乎每时每刻都在发生。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与杭氧合作打造了“大型空分远程监控平台”,于千里之外监控设备运行;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与本地企业携手开发的“液体硅胶”,甚至达到了“食用标准”;政企联建、总投资25亿元的青山湖技术研发开放平台,以晶圆制造、芯片设计等为特色,迈向万亿级应用市场……

  “以环境吸引科研院所,再以科技沃土培育‘智造’企业。”青山湖科技城管委会招商局商务二科科长黄海峰说,这就是绿色发展、科技创新的最好诠释。

  项目招引上,科技城有两条“硬杠”——对环境有污染的企业,不招;科技含量不高的企业,不招。招商局也曾无数次婉拒各种企业,甚至为保持环境容量,拒绝了一家世界500强酒类酿造企业。

  如今已有46家科研创新机构入驻科技城,省内20%的省级以上科研院所在这里注册落地或设立基地,2019年,青山湖科技城预计完成工业产值400余亿元,是2009年奠基时的3倍。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这里半数的规上企业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规模企业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总产值的85%以上。

  “过去,制造业与环境,像跷跷板的两端,总无法兼顾。”浙江省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兰建平表示,“青山湖科技城的发展证明,制造业与环境可以协调发展,其中的关键,在于科技的力量。它的实践,为全省乃至全国的经济转型升级提供了样板。”

  产城融合 打造世外桃源

  小雪已过,天黑得早。郭正晓匆匆走出研究院,心想着要不要去附近的面馆“撮一顿”,小区旁的菜店老板已看到了他:“郭老师,我给你留了菜!”

  一年前从英国伦敦而来的郭正晓,俨然已爱上这座中国江南小城,“狮山公园的植被颜色,每过一两周都会有所不同。”

  一张蓝图绘到底,青山湖科技城坚持产城融合,集合全“城”最新科技思维,将115平方公里的区域,变身为“工作邂逅美好生活”的实践地,给了人才“留下来”的理由。

  在产业飞速发展、地价逐年上涨的同时,青山湖初心不变,还将72.5公顷的核心区块宝地腾挪出来,建造了狮山公园;更花费巨资,营造出548种植物组成的生态景观,修建骑行道、登山道,给了本地居民和外来创业者一个“世外桃源”。

  在青山湖科技城核心区,看不到一台轰鸣的空调外机,却依然冬暖夏凉;这里的每个水龙头,打开的瞬间,温热的水就会涌出来。

  秘密藏在科技城内的大园路:“能源大楼”数个深井形成巨大的“蓄能站”。夏天,它通过“峰谷电”制冰,为整个区域供冷;冬天,又通过地热等能源,为整个区域供热。

  技术来自首批入驻的科研院所——国电能源环境设计研究院。这项从青山湖走出的节能科技,目前已被运用到上海世博中心、马来西亚GDC能源站、迪拜范思哲皇冠大酒店等国内外标志性建筑。

  “建城,规划先行。青山湖科技城奠基后,我们在全国邀请了数十家规划院所,各自为这115平方公里布局谋划。”青山湖科技城管委会规划局副局长俞华忠说,中国规划设计研究院牵头,吸纳各院所方案优点,最终为青山湖科技城谋定发展方向:大疏大密,产城融合,“难能可贵的是,这么多年下来,青山湖科技城依照规划,不折不扣地建起来了。”

  “随着产与城的不断融合,青山湖的吸引力不断增强。”青山湖科技城管委会人才服务中心常务副主任李晓云说,截至目前,这里已累计引进副高级别以上人才3000余名。

  城市赋能 引来命运蝶变

  搬进高楼的董亦民,依然喜欢坐在竹椅上,翻开珍藏的相册,搂着外孙说往事:“看这个花坛!十年前,我们的老房子以前就在这里,外公外婆在那里住了30多年!”

  2009年,为配合青山湖科技城建设,董亦民所在的青山村启动了新一轮征迁。青山湖的“镇”成了“街道”,“村”成了“社区”;平房拆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条条宽阔的马路和拔地而起的高楼。和董亦民一样,许多村民有了新的身份——市民。

  “我们现在是一座城了”,在青山村当了12年村党委书记的郑根火,总是把这句话挂在嘴边。

  曾经从土里刨食的村民,在家门口找到了工作。很多过去“听都没听过”的新事物也出现了。

  青山湖农民人均收入由2009年的1.6万元增加到2018年的3.4万元,其中工资性、经营性收入占比由30%左右增加到80%左右。

  在青山湖科技城奠基的同时,一支全部由当地农民组成的“青山湖管乐团”成立了。乐团每周三、周五排练,风雨无阻,至今已坚持了十年。

  11月22日下午,又是乐团排练的日子。在青山湖街道综合文体站,由乐团创始人冯益民指挥,小号、长号、萨克斯管、圆号……近十种管乐器互相配合,奏出动人的《茉莉花》。台下,一支江苏的民间乐团专程来取经。曲毕,人群中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失去了土地,迎来全新生活,需要一种精神寄托,那就是音乐。”乐团创始人冯益民自豪地说,近年来,青山湖管乐团还与杭州爱乐乐团结为“姊妹乐团”,先后出访欧洲和国内多个城市演出。

  因青山湖科技城而改变的人,还有很多。

  和2000多名杭叉同事一起入驻青山湖的包剑南,不仅有了一双女儿,读了在职研究生,还蜕变为独当一面的“包助理”。他参与设计研发的多款叉车,是杭叉明星电动叉车,畅销海内外。

  16岁出门学做裁缝的毛春燕,返乡后成了浙江钱王物业有限公司青山区域经理,“单位就在家门口,工作和家庭两者都能兼顾,这是我现在最理想的状态了。”

  “道路、住宅小区、商业综合体等一下子都冒出来了。”土生土长的青山小学教师赵玲玲说,随着企业增多,青山小学的学生也越来越多,一半以上学生是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原本一个班20多人,现在最多时,一个班增加到50人。”为此,学校连续两次扩建,每个教室里都配上了科技感十足的多媒体设备。

  在董亦民的新家——大园新城的中心广场,有一棵树龄已近百年的大樟树。小区建设时,特意将它保留下来,并细心呵护。如今,它依然枝繁叶茂,一如过去,为人遮风挡雨。

  在当地人看来,这个名叫青山湖科技城的家园,既一直在变,又似乎没变。变的,是科技,是生活;不变的,是心底的那一抹绿色,和对更加美好生活的向往。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6289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