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就像撬动地球的杠杆,总能创造奇迹。今年以来,安徽省着力下好创新“先手棋”、走活高质量发展“一盘棋”,区域创新能力连续8年稳居全国第一方阵。
用科技创新撬动未来,要突出原始创新,让“钱变纸”,激活科技竞争源头活水。从“0到1”的源头创新,蕴含着基础研究的重大突破,往往会催生变革性技术。在人类发展史上,无论是科技革命还是工业革命,皆是依靠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的重大突破。我省紧紧瞄准原始创新,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取得一系列创新成果。今年以来,我省抓实“主平台”,全面推进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等“四个一”创新主平台建设;提升“大装置”,谋划建设以合肥为中心、服务全国的大科学装置集群;同时在量子信息技术、动态存储芯片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多次打破国外垄断、填补国内空白,创新成为安徽的“金字招牌”。
用科技创新撬动未来,要突出产业创新,让“纸变钱”,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创新成果只有转化为新产品和新产业,完成科学研究、实验开发、推广应用“三级跳”,才能变成源源不断的生产力。今年以来,我省协同推进传统产业脱胎换骨、转型升级,打造新的“铜墙铁壁”,铜陵有色集团和海螺集团首次进入世界500强行列;协同推进新兴产业集群集聚,构建“芯屏器合”体系,集成电路、新型显示、装备制造及工业机器人、人工智能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狂飙突进;协同推进数字经济抢先布局,以“数字+”赋能提升创新型现代产业体系。特别是长鑫存储内存芯片自主制造项目投产以及186家集成电路企业“抱团发展”,让安徽集成电路产业实现“弯道超车”,成为全国集成电路领域举足轻重的“方面军”。
用科技创新撬动未来,要突出制度创新,冲破“藩篱”,打通科技成果转化链条。创新是一个系统工程,创新驱动发展,制度创新是根本保障。要全面推进创新改革试验,破除束缚创新的各种观念和障碍,实现制度创新与科技创新“两个轮子一起转”。要推进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今年以来,我省完善“编制周转池”激活人才,推进“科技+基金”激活资金,建设“安徽创新馆”激活市场……凭借充满活力的科技管理和运行机制,安徽正在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的引领性发展。(记者 桂运安)
2019年
我省区域创新能力综合排名全国第10位,连续8年稳居全国第一方阵, 全省高新技术企业总数有望突破6600家。
今年前三季度
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3.2%,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15.2%,全省吸纳、输出技术合同成交额分别为222.58亿元、125.7亿元。
截至今年10月底
我省共拥有有效发明专利71288件,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11.4件,同比增长20%。
乌菜育种水平国内领先
12月9日,舒城县农科所的试验田里,一片露天栽培的乌菜整齐划一,如贴地生长的鲜花,长势喜人。“这里栽培的是近年来省农科院蔬菜育种团队选育的皖乌101、皖乌102等6个乌菜新品种,刚刚通过省蔬菜新品种鉴定。 ”舒城农科所副所长、高级农艺师葛自兵拿着一颗外叶翠绿、内叶由浅黄逐渐过渡至金黄的黄心乌告诉记者。
乌菜是我省独有的地方特色蔬菜,品质口感好,素有“雪下乌菜赛羊肉”之美称,距今已有1500年栽培历史。上世纪80年代,由于大面积种植的乌菜都是常规品种,品种纯度低,退化严重,株形大小不一,抗病性差,种植效益低。
为振兴乌菜产业,省农科院蔬菜育种团队于上世纪80年代末开展乌菜品种资源研究与品种选育工作,先后调查、搜集、整理乌菜品种资源近千份,获得一批优异种质,经过6年左右的努力,培育出具有原来味道且产量高、抗性强的自交系。 “近年来,我们结合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小孢子培养等倍性育种技术建立乌菜高效育种技术体系,使育种年限由原来的6年缩短到3年,育种成本降低50%以上。”省蔬菜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张其安介绍,通过新品种选育,使乌菜田间纯度和整齐度由原来的70%提高到98%。
30多年来,蔬菜育种团队先后育成黄乌杂1号、绯红1号、丽紫1号等乌菜系列新品种15个。 “这些新品种均是安徽原创并通过省级鉴定或认定,整体育种水平国内领先,其中绯红1号和丽紫1号属世界首例。 ”谈到安徽乌菜育种水平,国家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杜永臣竖起大拇指。目前,上述乌菜系列品种及配套技术已在安徽、江苏、河南、北京、内蒙、新疆、西藏等地大面积应用,近10年累计推广1000万亩以上,新增产值近100亿元。(记者 汪永安)
新材料助力智能驱动
近日,一种具有自愈合能力的新型各向异性水凝胶驱动器在合肥工业大学研发成功,为制备人工肌肉、软体机器人等领域所需的新型软性材料开辟了理论路径。
这是该校化学与化工学院从怀萍教授课题组取得的又一项新成果。2013年以来,从怀萍带领研究团队始终紧盯学科前沿,在新型微纳结构柔性复合材料的设计合成与器件应用等领域取得丰硕成果。
研发具有各向异性网络结构的软性材料,是未来新型柔性智能驱动器件的关键和技术瓶颈。从怀萍教授课题组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俞书宏院士研究团队合作,成功研制出具有高度有序层状网络结构的聚合物/纳米复合水凝胶,可在水平和垂直等特定方向上实现收缩与拉伸形变功能。基于这一具有各向异性结构特征的新型材料提出的新型器件组装方法,实现了如机械臂抬起和机械手抓取等复杂驱动行为。同时,该材料具有快速而高效的响应修复能力,在激光或酸性溶液的刺激下,其破损部位可迅速实现自愈合,从而具有使用寿命长、安全性高等优点。
近年来,从怀萍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上以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发表高水平论文34篇,2013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19年获得安徽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今年,从怀萍课题组通过一体化器件构型设计成功研发了新型超级可伸缩电容器,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在充放电过程中的实时自修复,为研发智能柔性能源存储器件开辟了新的理论路径。(记者 陈婉婉 通讯员 周慧)
“麒麟刀”打破国外垄断
12月10日,我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麒麟刀”精准调强放射治疗计划系统创新产品正式发布。 “这是我国首个通过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批的精准放射治疗计划系统。为了研制‘麒麟刀’,我们奋斗了18年。 ”发布仪式现场,中科院核安全所所长、中科院院士吴宜灿感慨地说。
根据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最新数据,我国每年新增癌症患者约400万人,其中70%需要接受放射治疗。此前,我国中高端肿瘤放疗装备市场基本被国外垄断。为改变癌症患者“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中科院核安全所·凤麟团队将30余年先进核能与粒子辐射输运研究成果拓展应用于肿瘤放射治疗,自主研发了“麒麟刀”精准放射治疗系列产品。
“麒麟刀”技术和其他的放射治疗技术的差别是它能非常精准地定位癌细胞或者是癌的病灶部位,可以在杀死癌细胞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保护正常组织和正常细胞,从而大幅度提高放射治疗的有效率。谈到“麒麟刀”的精准,吴宜灿表示,可以用“四精”来概括,即精准计划、精准定位、精准照射和精准测评。其肿瘤定位精度达到亚毫米级,照射剂量偏差小于2%,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未来,中科院核安全所·凤麟团队将开展多粒子精准放射治疗、放射性药物、癌症治疗大数据等技术研发、产业应用与推广,打造国际核医学研究中心与产业高地。(记者 汪永安)
5G打造智慧医疗新场景
“先不要用电钩,建议先用腹腔镜探查腹腔……”今年8月15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一院远程医疗会诊中心,普外科主任医师黄强教授在为远在180公里外的颍上县人民医院开展的一台腹腔镜手术进行远程指导,腔镜画面、患者病理、手术细节等通过5G网络稳定、清晰、流畅实时传到远程医疗会诊中心。这是省内首次基于5G(SA)独立组网模式网络构架完全在真实5G环境下的实际应用。
“此次利用5G(SA)技术进行移动远程手术指导获得成功,是探索5G技术在医疗领域应用迈出的重要一步。未来,医院将立足智慧医院建设,不断加强技术创新,造福安徽人民。”中国科大附一院相关负责人介绍。
随着5G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基层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大城市优质的医疗资源。
不久前,濉溪县医院里的一台泌尿外科手术,通过5G信号和装有4K摄像头的手术系统分别传输到了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互联网医院远程会诊中心和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移动会诊平台,这是我省首例“5G+4K”两省三地远程协同手术。
今年4月,国内首台基于5G网络的移动ICU改造在中国科大附一院亮相。不久的将来,随着5G网络的全覆盖,基于5G的移动ICU救治转运急危重症患者将成为现实,我省医疗远程急诊急救能力有望大幅提升。
“随着‘5G+医疗’的深入发展,一键式远程医疗帮扶、远程手术、远程示诊将不断实现,而基层医生的诊断出诊也将越来越便利,不仅减少患者的手术难度,而且能提升医疗资源的利用率。 ”省卫生健康委相关负责人说。(记者 朱琳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