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为基层干部减负的“社区云”、基于5G争分夺秒守护生命的救护车、能快速反应救助被困乘客的智慧电梯、会种菜种果树的机器人……昨天(12月10日)举行的2020上海智慧城市合作大会上,今年新评出的上海智慧城市优秀案例正式发布。观察这些案例可以发现,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正不断与现代管理模式相结合,全方位赋能上海经济发展、百姓生活和城市治理。正如主办方上海智慧城市研究院执行院长盛雪锋所言,这些极具代表性与可复制性的智慧城市案例,有助于启发和引导社会各界更深入探究城市数字化转型的路径。
经济数字化
助推传统行业起飞
经济数字化一直是智慧城市的重点。与互联网经济相比,让传统产业也借助信息技术起飞,对上海全面推动整体数字化转型的意义可能更大。
国产大飞机承载了很多人的飞天梦想,但作为追赶者,我国自主研发的民机产品,它所面临的竞争非常激烈,市场对飞机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但研发成本、周期却一再被压缩。中国商飞的应对就是通过“数字孪生”,在虚拟世界中提高飞机研发效率。具体操作中,中国商飞基于工业互联网,搭建了一个数字化的协同建模仿真平台,从而在设计阶段就让飞机“翱翔”在计算机创造的“天空”之下,对各种参数进行充分验证,从而显著降低研发周期和成本。
低碳绿色的风电是新能源的代表,市场空间巨大。作为国内能源装备的龙头企业,上海电气集团正在打造“星云智汇”工业互联网平台,以提升制造业竞争力,并推动“产品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型。目前,该平台已将许多运行中的风电场数据接入,通过智能分析,系统可以预测风机可能的故障并做好维护准备,同时,还可以根据找到的问题,优化下一代风机方案。此外,该公司还在尝试利用计算机搭建“虚拟测风塔”,用以评估某地区的风力资源储备,从而实现风电场的智能选址。这些做法不仅可以大大提升风电设备的维保效率,更推动产业链不断向高附加值端延伸。
我们还发现,上海传统农业也越来越具备“未来感”。在金山区亭林镇,机器人正走入菜园果园,承担起耕种、撒药、采摘等单调重复劳动。农业专家认为,“机器换人”有助于提高绿叶菜生产的综合竞争力,同时也有利于农户增产增收。
生活数字化
提高群众的幸福感
上海的智慧城市建设,一直非常注重提高市民幸福感和获得感。今年入选优秀案例的一些实践,通过更多新技术的综合运用,不断丰富“人民城市”重要理念的内涵。
120院前急救是医疗体系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如果说过去急救体系存在手段单一、能力有限的问题,目前一批得到5G“加持”的救护车已驶上上海街头,让患者实现“上车即入院”。据介绍,这种救护车内,验血、心电、超声等医疗设备都融入5G模块,利用5G高带宽、低时延的优势,患者的生命体征信息、医学影像等被不断传回医院。院内医生不仅可以实时了解病情,通过车载视频会议系统指导随车人员抢救,还能及时完善救治方案,提前开始手术准备,从而在病人入院时争取到更多生机。目前,5G急救车已在本市一批三甲和二级医院得到应用,未来还将进一步探索在长三角搭建一张全面覆盖“海陆空”转运通道的跨省急救网络。
因材施教是教育的理想境界。黄浦区卢湾一中心小学通过引入人工智能(AI),为老师和学生增添得力的教学助手和学习伙伴。传统课堂上,老师为了掌握全班同学的学习进度和瓶颈,往往需要一个个提问来搜集反馈;而引入AI后,人机协同系统可以根据学生的回答,自动生成“学习曲线”,为老师呈现全班的知识掌握状况。同时,AI还能为每个学生作一幅“数字画像”,在德、智、体、美、劳等各个维度勾勒出成长轮廓,进而为其匹配最适合的作业和学习提示。对该校师生来说,有了AI帮助,教与学都在经历着一场更有效率的减负。
治理数字化
为基层添智能保障
对上海这样一个超大型城市来说,要实现城市管理像绣花一样精细,治理数字化是必由之路。随着最近两年上海智慧城市越来越关注城市治理,越来越多公共数据被获取、共享、应用,一个智慧政务的“上海模式”也收获越来越多肯定。
今年在疫情防控最吃劲的时候,上海“社区云”发挥了重要作用。它使得居委干部迅速从“云端”搜集到辖区内房屋、居民、人员行踪等关键信息,居家隔离的效率和准确性大大提高。之后,随着防控转入常态化,这朵已汇聚了全市220多个街镇、6100多个居村信息的“社区云”,也将赋能重点转向基层日常工作。在浦东新区周家渡街道,干部利用“社区云”,仅花几秒钟,就准确筛选出社区内所有90岁以上老人的情况及其住址,从而以最快速度落实为老人们赠送牛奶的暖心服务。对浦东新区陆家嘴街道的干部来说,如今已不再需要将宝贵的人力投入挨家挨户跑楼道搜集信息,“社区云”让他们能从统一的居民数据库中下载所需信息,进而为高效处置小区急难愁盼问题增添一重智能化保障。
电梯是超大城市重要的基础设施,电梯管理则是城市治理的一个难点。今年,上海全力推进智慧电梯平台建设,迄今已为4万多台电梯配备各种形式的远程监测装置,其中能与智慧电梯平台“实时对话”的超过1万台。截至目前,上海智慧电梯通过故障监测系统,已自动识别出电梯困人事件5000多起,通过与相关部门开展联动处置,接入该平台的电梯,一旦有乘客被困,平均救援时间不到7分钟。(记者 张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