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黄勇娣
冬日清晨,上海南站,天还没大亮,最早一班金山“小火车”已发车,载着步履匆匆、干事创业的人们,向着杭州湾畔的上海金山呼啸而去。
坐着火车,伴着朝阳,驶向海边……记者的脑海里,浮现出孤勇者一往无前的意象。记者要送给金山区的年度词,就是“孤勇”。这两个字,闪耀在金山人的肩头乃至灵魂深处。
2015年开始,金山地区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开展环境综合整治行动,用近十年时间,投入约360亿元,实施810个整治项目,终于在生态环境上打了“翻身仗”;2020年,金山重磅提出“上海湾区”的城市品牌,并以此为牵引,推进产业转型、空间转型、治理转型,落实全市“南北转型”格局;今年进博会期间,各方抢占无人机万亿元产业赛道之际,人们发现,早在6年前金山已率先打造华东无人机基地,赢得先发优势……
在区第六次党代会上,金山确立了一条工作主线,要撕掉外界对金山的三个旧标签,打破“化工即污染”“农业即落后”“远郊即末梢”的旧烙印,塑造一个地区新形象。
有人说,这就是“偏远的金山,不认命的金山”,这就是一个孤勇者动人的样子。尤其是在当下复杂外部环境下,金山的不屈不挠、勇往直前,越发传递出一种信心和力量。
当前,人才是金山发展的短板之一。金山是上海唯一没有地铁的区。除了交通短板,金山还缺乏高科技创新人才需要的教育、医疗、商业等高品质公共服务和商业配套设施。
“凸显金山‘低成本创业、高品质生活’的区域优势,让更多经营主体近悦远来,让群众获得感成色更足。”金山区委书记刘健的这句话,道出了当地“招商引才”的破题思路。
眼下,金山首个三甲医院——瑞金医院金山院区正在紧锣密鼓建设之中。一个高品质生活配套区——汇龙湖国际社区正在悄然兴起,红星美凯龙商业综合体、汇龙湖公园、龙泉港公共绿地等已相继建成,下一步将推进图书馆和邻里中心等公共服务项目建设。与此同时,市域铁路南枫线也已开工建设,将串联起金山区北部三镇与临港新城,与金山铁路构成区域性交通体系。未来,“高品质生活”在金山将不再是一种憧憬。
这几年,金山着力推动化工产业链向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延伸,重塑化工产业结构,发现了前所未有的优势和机遇。
碳谷绿湾产业园就是化工向绿色转型的一个缩影。该园区曾连续几年“闭门谢客”,实施环境整治,几乎淘汰了一半的企业,留下的优质企业则全面开展技术改造、产品升级。如今,随着一个个产业升级项目落地,碳谷绿湾产业园的产值已从2004年发展初期的4.8亿元,增长到300亿元。
2024年被称为低空经济元年。早在2018年,金山区已打造华东无人机基地,迄今引进培育涵盖制造、应用、材料等低空经济上下游产业链的企业103家。今年10月,华东无人机基地2.0版出炉,正式升级为上海低空经济特色园区,在生产制造、无人机空港枢纽等领域形成先发优势。
不管是“老树开新花”,还是“无中生有”布新局,都需要勇气,需要创新,更需要韧劲。而这也正是金山作为孤勇者的地区精神内涵之一。
发展旅游业,朝着“宜居宜业宜游”的方向全面破题,是金山的又一发力方向。眼下,金山正借着乐高乐园的东风打开格局,既要做实“东有迪士尼、西有乐高”的口号,更要在长三角文旅休闲版图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和独特竞争力。通过乐高项目,枫泾镇正围绕“吃住行游购娱”的功能需求,全面推进100项重点工作任务,“乐高+古镇+乡村”的游憩场景越来越令人向往。而金山区则加快推进周边地区转型,串联打造包括“主题乐园、千年古镇、千年古刹、千亩农庄、千亩花海”在内的金山北部G320文旅连廊。
崛起之路,遍布荆棘。金山从未有过退缩与懈怠,一直是脚踏实地、奋力追梦的孤勇者。这片土地上的每一点变化,都让人为之由衷欣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