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首页>文化>读书

东南大学出版社推出 “打卡城市系列丛书”

  千年历史在南京留下了无数不可磨灭的印记,读懂它们,就是读懂这座城市的过去、现在和将来。日前,东南大学出版社推出 “打卡城市系列丛书”,其中第一本是博物馆文史研究专家沈旻和陈宁骏联袂打造的《打卡南京》,用100多处景点、300多张图片铺陈出一个熟悉、多元的南京。

  300多张照片

  紧贴南京当前的打卡热潮

  这几年,越来越多的城市依托短视频平台、影视剧成为“网红”出圈,吸引全国各地游客前去打卡。南京作为当下最受瞩目的热门旅游城市之一,除了令人惊叹的湖光山色,更有让人追古抚今的人文景观。当“总要来趟南京吧”成为一种生活的召唤,很多人选择City walk的方式,倾听这座城市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明,感受新时代南京城的蓬勃活力。

  《打卡南京》是东南大学出版社新近推出的“打卡城市系列丛书”中的第一本,由博物馆文史研究专家沈旻和陈宁骏(斐鸿)联袂打造。二人均在南京文博系统工作,在从事历史文化研究的同时,一直致力于城市景观与中国古建筑旅游推广,曾分别撰写出版了大量关于南京历史文化的获奖书籍。

  翻阅《打卡南京》可以发现,该书紧密贴合当前的打卡热潮,通过300多张照片打开了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南京。

  其中,“传统打卡区”按照“长江路历史文化街区”“钟山风景名胜区”“夫子庙秦淮风光带”三大区域介绍了“总统府”、中山陵、明孝陵、夫子庙等妇孺皆知的南京景点;“经典打卡点”着重介绍了南京博物院、玄武湖公园、南京长江大桥、新街口等南京地标;另有“未开放景点”和“郊区景点”,收录了东南大学礼堂、南京大学北大楼,以及牛首山、阳山碑材等。

  “南京不但有阳春白雪的美食大餐,也有小家碧玉的可口小吃。”在外旅游,必然要去品尝当地美食。据《打卡南京》作者陈宁骏介绍,南京除了鸭血粉丝汤、回卤干、鸡汁汤包、糯米藕等耳熟能详的小吃,还有选料严谨、制作精致的京苏大菜,其在烹调上擅长炖、焖、叉烤,讲究原汁原味,风味清鲜和醇,咸淡相宜。

  此外,书中还别具一格地设置了供读者打卡盖章的互动专属页面。这就意味着,《打卡南京》是一本极具开放性的图书,由作者和读者一起完成,最终呈现出一个既具有共性又非常有个性的南京打卡全集。

  文与图结合

  多角度挖掘南京城市性格

  “南京,我们是熟悉的,但打开《打卡南京》,也许您会发现一个其实并不那么熟悉、更加丰富多元的南京城。”在日前举行的《打卡南京》新书发布会上,东南大学出版社社长白云飞的一番话道出了很多人的心声。

  如今,崇尚慢节奏的City walk成为最受欢迎的城市打卡方式之一。怎样在City walk中成功高效地打卡城市,已成为旅游达人们最想实现的愿望。《打卡南京》尝试通过文与图的结合,展现出很多景点的另一面,比如白鹭洲公园不再是大家印象中明代开国功臣徐达的私家花园,白天,在山水城林的映衬下,它仿若一块玉,浑然天成,光亮通透;到了晚上,它又好像从明代穿越而来,灯明若昼,流光溢彩。

  在陈宁骏看来,该书具有“精、全、特、快”四个特点。“精”是指精美,全书照片历经10余年的时间拍摄而成,最终选取的300余张图片虽然比较精简,但仍囊括了南京的方方面面;“全”是指本书包含100多个南京景点,根据每个景点的特色分别用不同篇幅去描述,通过不同层次、构图来展现南京;“特”是指书中留有二十余页的空白页,可供游客在游玩时留下专属于自己与这座城市的对话;所谓“快”,则是指新书从起意到出版,再到上架,仅花费了三个多月的时间,而这是靠两位作者十多年的厚积薄发所致。

  古老与现代汇聚、传统与时尚碰撞,作为土生土长的南京人,两位作者随手拈来就是一段历史,一声咏叹:一条长江路展现了这座城市上至六朝的千年遗韵;钟山风景区名胜古迹众多,历史文化深厚,生态体系完整,是融生态、文化、体育、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风景名胜区;在许多人眼里,夫子庙就是“老南京”的代名词,外地人来南京,似乎不到夫子庙就没到过南京,但对身在外地的南京人来说,夫子庙则是浓浓的乡愁,牵扯着悠悠的思绪……

  定格最美瞬间

  捕捉“烟雨钟山的”独特意境

  “我一直相信,金陵最美的一面总是为有准备的人随时打开。”对《打卡南京》作者沈旻而言,要把握投射云层之下光线的变化,将南京城最美的天际线展示于读者眼前,需要的是对美孜孜不倦追求的精神,更需要锲而不舍的等待。

  据沈旻介绍,书中的很多照片是他从2011年开始拍的。“我非常热爱摄影。从2011年到现在,我一直在拍摄南京,多角度地展现南京的四季之美。”他说,无论是晴空万里还是雨雪交加,为了抓住最美的一瞬间,往往一个地方要拍很多次,最后可能拍了不止100张照片,才能得到一张满意的。比如钟山烟雨很难拍到,因为只有下雨的时候才能拍到云,云很可能一阵风吹没了。他会选择在雨季进行,利用低空穿云拍摄,从而体现出烟雨钟山的独特意境。

  深秋层林尽染,用植物的季节变化体现出景区秋季之美;抓住节日灯会表现老门东的龙年喜庆氛围;充分利用光线的瞬间光影变化,展现红山动物园小红山与南京城绝美的天际线;抓住花开季节变化,体现古都繁花似锦、春意盎然的精致景色;利用摄影中最佳的蓝调时段,拍摄灯火璀璨、炫彩夺目的城市夜景……可以说,所有照片都是聚沙成塔、日积月累的结果。

  这场有关南京城市风景的视觉盛宴,不但贡献了看南京的新角度,还有对其城市内涵的深刻认识和解读。

  “这期间有很多插曲,你们可以看到很多照片是无人机拍的,无人机我是从2016年才开始学,在拍摄的过程,我损坏了4台无人机。有的是就没找回来,有的是为了追求角度撞到大楼,有一次无人机突然就在空中掉下来了,后来发现是被风筝线缠住了,还有被鸟直接撞到水里的。”在回忆这些时,沈旻的语气很轻松,但事实上,因为设备昂贵,这些照片的“成本”很高,好在最后看到好照片,他心里还是很开心。

  “曾经历过无数次失败与失望,甚至是空手而归,经历过相机落水、无人机失控炸机的惊险,也有过无数次成功拍摄的兴奋与喜悦,所有这些都是我摄影之路上最值得回味的真实体验。”沈旻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一个南京人对这座城市全部的热情。他说,照片就是寻求陌生感与惊艳感,要让读者共同感受南京的美好,记住这座历史名城。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377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