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扬州仁丰里历史街区“煲”了六年 ——
文火慢炖,让千年老街“活”起来
汶河街道是扬州最小的街道,但它却占了扬州古城5.09平方公里的一半。全长700米的仁丰里,连接起文昌路和甘泉路这两条平行的道路。以前,人们来仁丰里通常是匆匆而过,不到10分钟,而现在再来,逛两个小时都不一定尽兴。
历经6年“文”火慢炖,作为城市改造的一种新探索,仁丰里终于到“掀盖头”的时候了。
梳理历史肌理,确立“文+”基调
汶河街道文化站站长庞建东是街道的“文化担当”,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因为慕名来参观考察的人越来越多,老庞一肚子“仁丰里典故”已经说得滚瓜烂熟:“仁丰里主干贯穿南北,10条支巷分列东西,呈现出鱼骨形状,是唐代扬州老城里坊制格局的一个遗存。这里汇聚了从隋唐到民国十几位历史名人的印记:梁昭明太子萧统曾在巷内的旌忠寺编著《文选》,清代三朝阁老、一代文宗阮元,民国历史学家黎东方等,都曾是小巷人家。说仁丰里是扬州的‘文化深处’,也不为过。”
仁丰里是扬州确立的4条历史文化街区之一。2013年,“仁丰里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设施改造项目”被纳入国家发改委“国家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设施建设项目”。“国家资金550万元加上市里配套资金1295万元,让仁丰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街道党工委书记牛耕耘说,仁丰里改造的基本思想一开始就很明确——“文+”路线。
“先‘淘洗’门脸,我们把收荒货、卖黄沙、做铝合金门窗的商贩转移,再将老旧闲置空关破危房整修,恢复了仁丰里沿街的铺搭门,然后对沿线的历史建筑老墙砖老门楼进行保护性修复。”牛耕耘说,街道最终收储35处历史建筑,平均每20米一处,以租赁形式吸引地方文化名流入驻,将其打造成名家名师工作室、非遗项目、文化民宿等。截至目前已有28个项目。
“格桑花”是第一家落户仁丰里的商户。主人汤成难是本土颇有名气的女作家,她在仁丰里开了一间藏式茶吧。“我们是工作室性质,会组织一些文化沙龙。”汤成难将朗诵会、观影、作品研讨、文艺分享活动引进自己的小空间,为“文化深处”的仁丰里新模式注入第一滴“新鲜血液”。
“重构”是巷内民宿高大上的代表,装修费用300多万,来自河北的投资人甚至为民宿安装了小型污水处理系统,节日期间一房难求。在“冯韬微型古建模型艺术工作室”,扬州市政协主席陈扬看到这个年轻人制作的扬州等比例微型经典建筑很高兴,鼓励他和规划部门合作,这给主人提供了一条兴趣情怀外的创业方向。
引入公共空间,打造“文化客厅”
“街道租储房子的最大好处就是可以通过设立门槛,形成准入制,来把握街区业态。文化+项目是我们秉持的基本原则。”汶河街道办主任郭一金说,他负责招商,要时刻考虑这些房子放在手上的成本,“毕竟街道也要付房东租金。但不能将就,同质性的项目我们不会重复引进。”他举例说,仁丰里先前已经有一间茶叶店,近日又有一家想来,尽管投资额远高于之前那家,但街道还是拒绝了。“我们不需要卖茶的,我们需要表现茶叶文化的。”
仁丰里的民宿项目基本位于支巷内,“主干道是仁丰里的文化界面,每个项目都要有公共文化空间。”牛耕耘说,这是街道改造思路的“升级版”——放大项目投资者个人的文化魅力,组织各类文化活动。“格桑花”每逢星期五放映免费电影;古琴传承人樊继建的工作室“绿绮小筑”公益古琴班已正式开课;“重构”民宿女主人经常举办各种花艺沙龙;“奕见工坊”主人柏文林是一位书画家,来自全国各地的书画家在这里切磋交流各画派技艺……郭一金还组织成立了“仁丰里文化产业联盟”,“大家可以通过这个联盟发布信息、交流经验、寻找合作机会。”因为并不追求做成商业街,不高的租金让情怀“有处安放”。
巷内24小时的免费城市书房长20米,但宽不过2米。和几十个公共文化客厅一样,这里也成了陌生人之间相互认识的平台,成就了他们的“布衣之交”。“如果没有这些空间,仁丰里就留不住人。我们的理想状态就是巷道干净宁静,推开每扇门又温馨热情。”牛耕耘说。
留住老艺人,为老街添“文”采
尽管多了很多新住客,仁丰里原住民的生活并没有被打乱和干扰。一家烟酒杂货店的老板用各种油瓶和饮料瓶稍作改造,种植了20多盆花草挂在外墙上,成了旅游者热衷留影驻足的小景。巷内有一家社区级的民俗文化博物馆,面积仅50平方米,陈列着腌菜坛、老地契、瓷片等这条街曾经的老物件。原住民元素在改造过程中不仅没有被消解,而且老住户的生活质量还得到了改善。
卞秀芳是社区的低保户,手上虽有盘扣绝活,苦于无用武之地。通过街道“撮合”,她和一家中式服装店在仁丰里2号成立了“卞秀芳非遗工作室”,既让这位老手艺人有了新的经济来源,又增添了仁丰里的“文+”特色。“非遗单讲传承是很难的,要找到它与现实生活的交汇点才能有生命力。”庞建东也是扬州剪纸非遗传承人。如今他不仅肩负着传播仁丰里文化底蕴的使命,自己的非遗作品还被做成电箱罩,“红红火火”地出现在巷弄里。
巷内一处二层小楼门口的消防栓,被彩绘达人画成卡通小猪头顶一枚包子的可爱形象。这里是中国烹饪大师、富春茶社面点大王徐永珍的家。听说这位拥有300余种淮扬名点操作技艺的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想回来装修老宅,街道就动员她在自家院落里设计一个展示窗口,展示扬州面点制作技艺。
去年底,仁丰里实施三线下地、煤气管道入户等工程,让原住民欣喜不已。如今只有看到刻意留在路边的一截电线杆,人们才可能联想起这里曾经空中线网密布的模样。
牛耕耘告诉记者,汶河街道经常组织“我家大门常打开”活动,鼓励原住民、新住户和外来游客多交流。很多人家由此养成将门虚掩着的习惯。记者随手推开一家的门,女主人从厨房走出来表示欢迎。闲聊间记者得知,2014年街巷改造时,他们家也在门内同步改造,“面子漂亮,里子也美。”一个紧凑别致的小四合院代表着原住民对老街变化的跟随和认可。
(新华日报记者 汪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