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经济圈

首页>长三角经济圈>长三角产业>旅游产业

宁波民宿凭什么一路“逆袭”?

  原标题:从默默无闻到一鸣惊人

  宁波民宿凭什么一路“逆袭”?

  韩岭遍发“招贤帖”,吸引民宿、书店、茶道等文化品牌入驻,复原“浙东第一古街市”。(张正伟 摄)

  龙观禅那、心宿·无尘、心宿·福泉、慈舍、逐野……在昨天结束的2019中国民宿产业宁波博览会上,10余家宁波精品民宿品牌亮相。而在去年,只有龙观禅那一家参展。

  提到浙江的民宿集聚地,以往人们记忆深刻的是湖州莫干山、丽水松阳和杭州西溪等,而如今在宁波,宁海、象山、奉化、江北、海曙等地涌现出众多让人眼前一亮的民宿品牌。据统计,目前宁波注册民宿近1400家,其中浙江白金宿、金宿、银宿29家,具有五叶级、四叶级、三叶级称号的国家等级客栈31家,两大指标均在省内名列前茅。

  从默默无闻到一鸣惊人,宁波民宿一路“逆袭”,背后离不开近年来的特色发展之路。

  不止于宿,宁波做活“民宿+”

  昨天,在媒体工作的谢女士将为母亲庆生的地点选在了奉化岩头的“奇遇谷”。在这个隐逸林中的民宿里,谢女士一家人聚餐、运动、休闲,度过了一个别具意义的周末。

  “与酒店相比,乡村民宿的配套毫不逊色,而且更亲近自然,体验完全不同。”谢女士说。

  民宿从农家乐发展而来,起初的功能定位只是换换就餐口味与住宿环境的地方。但在后续发展中,人们发现单凭住宿餐饮功能,民宿根本走不远。

  “如果只是住宿餐饮,酒店就能满足一切,民宿应该兼具更多功能,挖掘本地文化、传播生活美学。”长期关注宁波民宿产业发展的业内专家陈民宪说,民宿不止于宿,它应该集住、酒、餐、茶、文、聚、游等功能于一身。

  正是看到了这一点,宁波民宿产业从2014年初始发展期,就注重做活“民宿+”这篇文章,各地立足山河、湖、海、寺、田等多样化资源,为游客量身打造多功能的特色民宿,让人“住不厌”“玩不够”。

  “从2015年至2018年,宁波民宿进入快速发展期,数量和品质快速提高,关键就是类型多样,能满足游客的不同需求。”市文化广电旅游局资源开发处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宁波民宿区域差异性大、吸引力强,例如,海曙民宿尽显“城中山水”、东钱湖民宿湖山一色、象山民宿海岛人家,江北民宿古城田园、宁海民宿温泉汩汩……

  功能的叠加,让宁波民宿逐渐成为周边地区游客休闲度假的新目的地。据统计,目前宁波民宿的客源除了本地人外,来自上海、杭州等长三角区域城市的客人接近一半。而体验性的加强,也让人们愿意为好的宁波民宿埋单。宁波市信息中心发布的“宁波民宿互联网大数据分析报告”结果显示,目前在我市选择500元至1000元价位民宿的游客占比超过20%;选择1500元以上价位的,超过了10%。

  引入在地文化,宁波民宿行稳致远

  清静的山林、优雅的房间、多样的活动……在今年的中国民宿产业宁波博览会上,由高远文旅打造的心宿·无尘、心宿·福泉等宁波民宿品牌“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据高远文旅负责人徐恒勇介绍,“心宿”品牌立足在地文化,让人们在自在、恬静和清雅的环境中寻找“本心”:宁海胡陈的心宿·无尘突出田园文化,东钱湖的心宿·福泉让人们回归茶林等。“接下来,我们还将在慈城、宁海等地打造心宿·慈府、心宿·光年等品牌。”徐恒勇说。

  2015年以来,宁波精品民宿大幅增加,共有195家,占到民宿总量的14.44%,其中不乏龙观禅那、心宿·无尘、树蛙部落、沙塘静湾、慈城慈舍等浙江省白金宿和金宿。

  这些民宿特色鲜明、独树一帜,具有一个共同的基因:注重本地文化的挖掘与融合。龙观禅那偏居山林,却拥有城市人最向往的“原始生活”;慈城慈舍大隐于市,让人触摸古县城的一动一静;前童鹿山别院古色古香,见证着古镇百年来的“工匠之心”……

  近年来,象山民宿突飞猛进,登记在册的民宿床位数超过1.6万张,占全市总床位数的60.93%。其中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象山民宿满足了游客对海洋文化的追求,能满足游客观光、康养、吃海鲜和追逐亲子之乐等需求。“民宿产业归根到底是文化产业,关键要做好文化融合这篇文章,讲好乡村故事。”陈民宪说,宁波民宿要打造一村一舍、一宿一品,通过非遗文化转化,让民宿更具体验感。

  加快产业化,宁波民宿任重道远

  “去年第一届中国民宿产业宁波博览会举办的时候,展览面积8400多平方米,展位不足500个,今年已经分别增加到1.3万平方米和740个。”策划、举办2019中国民宿产业宁波博览会的宁波高盛国际展览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洪刚说,宁波民宿产业长足发展的势头,让他们看到了展会永久落户宁波的希望。

  产业基础好,是民宿发展的重要前提。近年来,宁波各级政府部门高度重视民宿产业,颁布了50余项涉及民宿、农家客栈或农家乐产业发展的政策及实施意见,从组织体系、产业引导、规划引领、资金扶持、管理服务措施等多方面加大支持力度。

  但是从长远看,宁波民宿产业化之路还面临诸多挑战,如管理模式与专业人才短缺、产品同质化、社会投入不足等。

  相关专业人士建议,宁波要进一步做好顶层设计,让民宿发展处于合理的竞争范围之内,防止投资过多、过快。以民宿集聚区、产业融合示范区、美丽田园景观区建设为载体,推进农旅文深度融合和民宿集聚化、品牌化、智慧化、规范化发展。进一步完善特色,打造以生态环境、地域文化、特色餐饮等为代表的民宿IP;注重民宿情感注入与情感互动,增强游客体验。基于全域旅游小镇、全域旅游乡村示范区等建设,完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全面优化民宿经营的社会环境。(宁波日报记者 张正伟)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1124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