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

首页>地方频道>宿迁>要闻

​让“小食堂”长久助力养老“大民生”

近日,“宿迁发布”微信公众号一篇题为《34家!宿迁也有宝藏社区食堂啦》的报道,让更多市民了解到这一暖心的老年助餐服务。

“普通老年群体每顿仅收取4元。”“特殊困难老年人以及智力障碍群体可以免费就餐。”“为行动不便的老人提供送餐服务。”……实惠的价格、贴心的服务,像这样的社区食堂,我市目前已经打造了34家,大大缓解了部分居家老年人“吃饭难”问题。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末,60岁及以上人口已占全国人口的21.1%,这意味着中国已正式迈入中度老龄社会。打造老年助餐服务是我市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重要民生工程,也是支持居家社区养老、增进老年人福祉的重要举措。

社区食堂不仅让老年人就近吃上了放心餐、营养餐、幸福餐,部分社区食堂还创新经营模式、优化餐食供给,吸引了全年龄段社区居民用餐,丰富了社区消费业态。

但在这背后,有些问题需要我们提前考虑,如有些社区还没有社区食堂,需要解决普及问题;有些社区办了社区食堂,但服务水平、菜品质量等还有待提高;还有些社区食堂开业时搞得轰轰烈烈,会不会过不了多久就不了了之,等等。

其实这些问题,归根到底是社区食堂该如何运营的问题。当下的社区食堂,普遍采用对外承包或者社区经营两种形式,资金来源大多是社区出资以及政府补贴,渠道也不够多元,让这项公益事业充满变数。

要把社区食堂办多、办实,让更多老年人按时吃上热乎的饭菜,不仅要靠政府“有形的手”掌舵,还要想办法激活更多的爱心力量。比如,浙江诸暨在发展爱心食堂的过程中,探索出“个人出一点、政府补一点、基金捐一点、志愿帮一点”的模式,避免财政大包大揽,有一定借鉴意义。

“公益性+市场化”也是另一个可以考虑的探索方向。在四川成都,部分面向老年人的社区食堂通过市场化运营实现了“自我造血”,实现了微利经营;在天津,一些社区以开放思维运营“街道父母食堂”,不仅给老年人提供优质助餐服务,还凭借低油、低盐、低脂、低糖的健康餐食,吸引了不少年轻人前来用餐。

其中最重要的是,利用市场的“无形之手”,当社区食堂可以在菜品种类、定价策略上做更精细化、阶梯式的区分,用优惠的、清淡的、软烂的饮食吸引老年群体,用种类丰富的、口味多元的餐饮种类吸引年轻群体时,就可以在市场大潮中站稳脚跟,也就有了长久生存下来的基础。

妥善处理老龄化社会的各项工作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除了将社区食堂市场化、专业化运营外,政府部门还应进一步做好发放运营补贴、视情况减免租金等兜底工作,让社区食堂少些经营压力,多些创新求变的时间,因地制宜探索可持续的发展模式,真正从根本上解决好老年人的一日三餐、四季烟火。(刘海)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693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