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勺土壤中有多少生命?花儿为什么这么香?种子在太空旅行时要经历哪些考验?昨天是世界环境日,由上海自然博物馆专家花费六年研发、浓缩了该馆精品课程和展品的“小小博物家”丛书首发,松江区14所学校加盟的小小博物家课程联盟同期启动。
“小小博物家”丛书由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囊括《春华》《夏虫》《秋实》《冬泥》四卷分册,聚焦花朵、昆虫、果实种子、土壤动物四大主题,根据上海不同季节与不同物种的科学知识撰写。值得一提的是,以博物教育为核心,这套丛书邀请小读者成为自然界的小小“侦探”,通过绘本和资源包里的线索,探寻昆虫的秘密、追踪季节的变迁,甚至解密植物的“语言”,激发青少年对自然的热爱和探究欲。中国科学院院士褚君浩评价,进入“小小博物家”的世界,就像踏入充满未知的自然迷宫。每翻开一页,仿佛是解开大自然一个个精巧的谜题。青少年可以像博物学家一样采集收藏自然万物,像科学家般观察记录自然,像艺术家一样进行创作,全面培养动手、观察、艺术和创新能力。
上海教育出版社党委副书记董龙凯介绍,这不仅仅是一套图书,更是涵盖图书、资源和活动的跨学科学习平台。除了传统纸质内容,该系列基于绘本内容和博物馆展览资源,策划了三款移动端游戏。这些游戏结合19种原创物种图鉴,丰富绘本的可读性、交互性和趣味性,形成线上线下的联动体验。
“万物皆可研究,无论是春天的花、夏天的虫,还是秋天的果实、冬天的泥土,都是我们孩子研究的大方向。”活动现场,上海科技馆馆长倪闽景以新著《超越兴趣》为起点,诠释科学教育、博物馆与阅读的主题。《超越兴趣》分七个章节:力量、迷雾、支点、洞察、涌现、聚变、趋势,包含理念与方法,本身即是一套切实可行的科学教育行动方案。“科学的本质在于通过数学方法揭示自然界的因果关系,实现对未知的预测,科学发现往往源于对日常现象的好奇心和深入探究。”他谈到,科学素养的核心能力是观察,区别于简单观看,真正的观察能揭示更多未知,实物教育不可替代,这也是博物馆的重要性所在。在未来科技发展中,工具化的工作或将被取代,难以替代的正是个体的体验和发现。
推进中小学科学教育,博物馆、书籍等课外资源与课堂教学并非简单叠加,而是需要整合优化并有机结合起来。上海市教师教育学院教研员赵伟新透露,以“小小博物家”丛书为载体,将开发适合小学生学习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提升科学教育课程资源的丰富性和适切性,引导孩子们树立“以自然为伴”理念。而随着沪上馆校合作愈发频繁,上海自然博物馆面向学校开发了各类丰富的科普教育资源,未来将把“小小博物家”等馆方教育资源积极应用到学校课程实施中,发挥科普场馆在科学教育领域的重要作用。
小小博物家课程联盟成员之一、松江区第二实验小学校长李军从创设空间、开发课程、丰富活动等方面,分享了校内师生多元有趣的博物活动。他谈到,博物馆与学校为实现各自教育目标深度合作,让孩子们有了更多学习与实践的机会,创新意识、创造能力、综合素养都得到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