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

首页>新闻频道>社区

​经开区:规范村(社区)组织证明事项 持续推进基层减负增效

为进一步促进村(社区)组织减负增效,提升村(社区)治理和服务能力,提升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今年以来,淮安经开区持续改进和规范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出具证明工作,从根本上改变“社区万能章”现象,为村(居)民提供高效、便捷、规范的服务,切实减轻基层负担。

一是落实清理责任,证明事项应减尽减。运用溯源倒查法摸清底数,通过实地走访、问卷调查、个别访谈等方式对村级组织近三年来开具的证明事项进行排查统计。根据证明事项名称、设定依据、主管单位等基本要素,梳理统计亲属关系证明、居住证明、困难证明等6大类58项证明事项。按照“谁主管、谁清理、谁负责”的原则,由业务主管单位提出处置意见,凡缺乏法律法规或政策依据的证明事项一律清理。截至目前,共取消47项村级组织证明事项,清理率达87%。

二是建立清单目录,权责边界清晰明了。建立正反向清单目录,制定《村级组织出具证明事项准入清单(第一批)》和《不应由基层群众性组织出具证明事项清单》,着力解决村级组织“万能章”的问题。对于准入的11项村级组织证明事项,统一编制目录清单,逐项列明设定依据、业务主管单位、群众办理指南等,明确村级组织主体责任或协办责任,方便群众办事。对未列入准入清单的证明事项而遇有群众确需办理的,要求村级组织做好解释说明工作,并就近就便引导向街道(办事处)或主管单位咨询办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明晰村级组织主体责任、协助办理、履职负面事项“三张清单”,厘清职责边界,坚决防止行政业务主管单位职责转嫁至村级群众自治组织。

三是实施准入管理,推动工作落地落实。建立准入审批机制,各单位有新的证明事项确需村级组织出具的,由申请主体提出书面申请,经区党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审议批准后方可准入。动态调整证明事项,因工作变化等原因,相关证明事项可取消或可优化的,需及时上报调整。加强部门间协同协作,运用大数据等信息化手段,加快信息资源的开放共享、互联互通,打破“信息孤岛”。探索建立村级组织评议区级部门工作机制,建立6个基层监测点,动态掌握村级组织开具证明事项情况,设立基层减负举报直通电话,定期“回头看”,以严实举措推动村级组织减负工作落细落实。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1104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