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

首页>地方频道>宁波>要闻

在行走的课堂中品读世界 今年博物馆研学新在哪

3bb51855-7377-4b1c-9b40-0be2aba6248b.jpg

天一阁“我的师傅是范钦”系列研学课现场。

万物华盛,暑气正浓。天一阁书院里书声琅琅,一节节国学主题研学课堂在四百多年的书楼旁,更添一份“书香”;

城市彼端,飞檐翘角下、青砖古瓦旁,一队研学团走在保国寺中,反倒觅得一份古建筑里的清凉风;

……

寓教于乐,融学于趣。

在“博物馆热”与“研学热”双重浪潮兴起的背景下,这个暑假,更多博物馆正尝试从“一次性打卡”的浅尝辄止,迈向“可持续性探索”的深远旅程。

而这背后,是对研学活动理性与多元的深刻洞察与追求。

由“浅”到“专” 各种资源再整合

馆藏、展览、学术资源……作为一种体验式教学方式,研学融研究性学习和实践为一体,既需要一定的游览空间,提供直观的理解,也需要较专业的课程安排,引导深入思考。

基于这两部分需求,不少博物馆纷纷摩拳擦掌,开启了对自身资源的深度挖掘与全面整合,力求在研学这一新赛道上,“卷”出自己的特色。

书页修复、古籍装帧、朱金木雕、雕版印刷……今年暑期,天一阁“我的师傅是范钦”系列研学课书香四溢的同时,也增添了几分匠心独运。

不久前,暑期五日营完美收官,结课仪式上,一个比琴桌高出不多的小女孩走上台前,缓缓抬起手腕,演示了一段刚刚学得的曲目。古琴声虽生涩、低缓,却是一段难得的旋律。

“天一阁藏有一把珍贵的唐琴‘石上枯’,近几年博物院在古琴文化的保护与传播上不遗余力。基于此,这次暑期五日营也将古琴课程安排了进去。”天一阁博物院研学活动负责人李承资介绍,天一阁的馆藏古琴与研究资源,得以让这份古韵流淌,也是研学营的一大亮点。

另一边,位于宁波江北的千年古刹保国寺,刚刚举办一场将历史的厚重与建筑的智慧巧妙融合的古建筑研学活动。

a14a0656-0551-4eec-b2fb-857b35b82d9c.jpg

“小小国宝守护人”研学项目中,小学员在制作建筑模型。 

“保国寺闻名于世,在于其精湛的建筑工艺。所以,从研学课程开发之初,便将主题锁定在了古建筑营造技艺和智慧上。”保国寺古建筑博物馆文博馆员张璐易介绍,2015年“保国寺古建之旅”青少年教育项目推出,仅有短短几小时的课程内容,到2019年,基于对博物馆文化价值的深挖,具有更多、更丰富内容的研学项目启动。今年,“小小国宝守护人”已经做到第四季,在博物院接待能力范围内,课程时间不断被拉长。

在张璐易看来,经过公益课堂、一期又一期研学营的积累和沉淀,研学营的趋势逐渐由“浅尝”到“深耕”,这也更贴近研学的价值标准。

近距离观察这些博物馆所开展的研学项目时不难发现,所谓“专”,并非简单的素材堆砌,更多的是对博物馆资源的耐心整理与细节呈现。

由“内”到“外” 拓展游学的空间

科普研学游、人文自然研学游、名校研学游……今年暑期,相比“研”“学”二字,“游”的概念占据了更多家长的视野。

正因如此,一家位于城市范围内的博物馆,一系列对于本地市民来说缺少新鲜感的展陈,在补齐“游”学短板、拓展游学空间上,开始了不限于馆舍之内、走出城市边界的尝试。

7月的武汉天气炎热,湖北省博物馆展厅里,镇馆之宝——越王勾践剑寒光闪烁,一支来自宁波的研学队伍凑在展柜前,围成一圈。

“当学生从这把古剑的‘出生地’,千里迢迢奔赴荆楚大地去探寻它的故事时,那份跨越时空的共鸣与震撼,可能会让这次研学有一种特别的意义。”“古楚寻踪”宁波博物院亲子历史研学营负责人李潇洁说。

在李潇洁看来,“游”并非无目的闲逛,而是基于历史脉络的精心规划与设计。研是基础,学是目的,游是载体。

“也正因如此,这次跨省研学项目并非只游不学,而是采用先学后游、游学并重的安排思路。在开营的前几天,先在宁波博物院内进行基础的历史知识讲解与铺垫,重现楚越两地文化的辉煌,随后再进行实地探访活动。”李潇洁说。

一边有宁波博物院“游”出甬城,一边也有外地学生“游”进宁波。

7月19日,为期五天的“万物启蒙·时贝纪”研学营在中国港口博物馆圆满闭营。以“贝”为主题,融合海洋生态、考古学等多个学科,一场深入了解贝类与人类文明之间深厚联系的活动吸引了来自北京、上海、内蒙古、四川、云南等很多地方的学生。

“对于生活在内陆地区、北方地区的孩子来说,他们对一座港口城市、江南城市是知之甚微的,借一次研学去体验不同的地域文化,是一种难能可贵的成长经历。”来自北京的苏女士告知,博物馆是了解一个城市的窗口,所以在选择研学游项目时,有针对性地选择了具有宁波港口城市特性及丰富的海洋文明内容的中国港口博物馆。

实际上,据相关负责人介绍,迄今,中国港口博物馆“万物启蒙”研学营从“竹君子”“东方树叶”“行舟纪”,到“丝国纪”“获稻纪”“时贝纪”,已举办八个主题。

“通过深入挖掘‘海上丝绸之路’的文化内涵,呈现中华海洋文明的丰富多彩,以宁波作为现代化港口城市的生动例证,吸引来自五湖四海的学子前来,这也是中国港口博物馆在进一步拓展自身影响力及研学空间上的方向所在。”中国港口博物馆相关负责人认为,越来越多的外地学生加入研学项目,从某种程度上说,也是“走出去”和“破圈”。

由“快”到“慢” 让“研学热”走向真研学

不久前,人民网三评“研学游”,点明当下研学游作为新兴业态野蛮生长的同时,存在缺“研”少“学”、质量参差不齐、收费乱象等一系列问题,呼吁市场回归理性,重视教育本质。

立规矩、画红线,在采访过程中不少博物馆提出,研学项目虽然时间短,但不应是一个“快消品”。

“从选题来说,一个研学项目的主题,是博物馆从年复一年上百堂公益讲座中遴选、进一步拓展延伸而来的,丰富的知识库是基础。其次,在课程筹划的周期来说,通常要提前两个月开始筹备短短几天的课程内容。”李潇洁认为,这就注定了一个研学项目需要漫长的策划时间,不能“批量生产”。

不仅是在研学课程的筹备阶段,在研学的进程中,不少博物馆研学项目负责人也提到,慢工出细活,才是确保质量的关键,而其中最简单的做法,就是在短时间内尽可能只专注于一件事情。

“比如天一阁‘我的师傅是范钦’系列刚刚结营的国学营及戏曲营、青瓷营等,短期研学营的精髓,在于其深度而非广度,挖掘学生的兴趣爱好,真正沉浸于某一特定领域。”李承资补充说,研学的内容不在多,而在于精,要看真正从一次研学中,得到了些什么,也是家长的共识。

“从专业性的角度上看,博物馆的公信力毋庸置疑。但在真正选择过程中,作为家长还是会去筛选课程、行程安排更加合理,节奏更适合‘研’和‘学’的项目。”刚刚随女儿小雨点陪伴式研学回到宁波的陈女士告知,脚步停留得越久,那些细节和知识才能更加深刻地留在孩子的记忆中,而这也是学生和家长的热切期待。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1114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