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

首页>地方频道>连云港>要闻

赣榆:采菊“东篱”下 沃野育新机

东篱农场坐落在宋庄镇宋庄村,是省级示范家庭农场。有60多亩设施农业、400多亩稻麦良种繁育基地、600亩稻虾麦种养殖示范田。农场自2017年成立以来,坚持科技创新,以“绿色种植、生态健康”的发展理念,走出了一条“好在生态,贵在品质”的科技之路。

选准新产业,让发展的路子越走越宽。一个好产业非常重要,它关系到农场的发展和生存。场长宋忠朕告诉我们,农场刚成立的那年,在一份杂志看到养小龙虾致富的信息,农场租用600亩土地,搞起了“稻+小龙虾”生产模式,由于缺乏论证,又没有经验,投放虾苗量过大,高密度养殖,发病率高,龙虾又有“自相残杀”的本能,龙虾收获时间相对集中,市场需求量过剩,小龙虾的售价很低,结果是投资成本过高,收益小于支出,出现亏本经营。

“小龙虾”的教训深刻,但没有让他止步。他在稻田里投放了罗氏沼虾幼苗,搞起了稻虾种养殖试验。沼虾有杂食性强、个体大、生长快、产量高、生长期短、管理粗放等优点,特别适合水稻生育期管理。总结出一套“稻+虾+麦”的立体式种养殖模式。在此基础上,深耕试验结果,成功试验出稻为主、虾为主的两种种养殖模式。以稻为主,水稻亩产1300多斤,沼虾亩产30斤,以虾为主,虾的亩产100斤,水稻亩产800—900斤。水稻市场价每斤1.1元,沼虾每斤市场价20元,再加上小麦亩产千斤以上,一亩地的稻虾麦收入3000多元,比原来的稻麦两季多收入近千元。

农场采用多种经营、立体种植生产模式。有设施农业、日光大棚、稻麦优良品种繁育基地等,让农场不断发展壮大。

运用新技术,让发展的步伐越来越快。要实现“好在生态,贵在品质”的发展理念,必须要掌握大量科学技术,积极争取农业科技部门的支持。他们与农业科技部门建立联合机制,省现代农业推广总站、省种子管理站、省农业体系办公室、市农科院的专家,定期来农场现场办公、指导生产,为农场发展提出了许多好建议。

宋场长告诉我们,要搞设施农业,光有热情和干劲还不行,必须掌握一定的农业科技知识。他走出国门求学求知,到泰国、日本、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家,寻求新科技,学习外国先进做法和经验。在国内,他去过云南、贵州、四川、浙江、山东等地。为了掌握日光蔬菜大棚技术,他十去寿光。连续三年参加扬州大学高素质农民培训。参加了中央农广校“农业精英经纪人”和南农大“头雁”等培训,丰富了知识,开阔了视野。

依靠科技创新发展是他们一贯坚持的理念。加大科研力度,成功培育出西红柿中果、大果的种苗,解决了以前生吃的西红柿个头小、产量低的问题。还培育种植了适应不同人群口味的草莓。有适合儿童的香野草莓,口感鲜甜;有适合青少年追求时尚、新奇的粉玉草莓;联盟二号低糖、微酸,非常适应老年人群,还有大众化口味的红颜,口感好,香味浓郁。

宋场长手指挂满枝藤的草莓说,大棚里生长的草莓、黄瓜、西红柿,是绿色产品,无毒无害,环保免洗,可以直接食用。他接着说,种地不用化肥,不打农药,用的是豆饼等有机肥。在防病治虫上,采用生物防控,每个大棚都放置捕食板、杀虫灯,有效防止病虫害的发生。

打造新业态,让发展的思路越来越活。高端的农业,离不开智能化。农业智能化是农场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投入了80多万元,进行智能化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实现温度、湿度、灌溉、施肥等方面智能化,节省了大量劳动力,同时也提升了日光蔬菜大棚种植的科技含量,

农场的系统工程里还有一项重要工作,就是为农业生产优良品种。他们在400亩的稻麦良种繁育基地上,培育了甬伏6711、南梗丝苗和南梗58等优质稻种,特别是南梗58,非常适合稻田养虾。在小麦育种上有淮麦、连麦等品种。每到良种收获季节,一些知名种子公司来农场以高于市场一角钱的价格全部回收,销往河南等省份,这些品种优良,深得广大农民群众的信赖,为大地丰收贡献了力量。

农场在取得良好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得到社会的认可和赞誉。农场获得省级家庭示范农场、江苏省好大米银奖、江苏省好黄瓜金奖、江苏省好西瓜好品牌金奖、江苏省优质农产品等几十项荣誉。宋忠朕被评为江苏省“三带”新秀,江苏省产业体系新农人。

在谈到农场如何发展时,宋忠朕说,正在注册农场产品6大类品牌,建立一个现代化的电商平台,扩大甜玉米的种植面积,投资100万元新建恒温库,打造黏玉米种植、加工、储存、销售一条龙的新业态,把农场生产的产品推向全国、走出国门。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761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