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经济圈

首页>长三角经济圈>长三角观察

上海青浦区赵巷镇方夏村村部小楼让给了创新中心

  方西路45号,原本是青浦区赵巷镇方夏村村部所在地,最近却换了门头,从“方夏村村委会”改成了四个大字——“科创方夏”。装修风格也变了,空旷清新的院落里种着高耸的树,还摆放了几张户外桌椅,大厅内一侧是成果展示墙,另一侧是宽阔简约的共享会务空间,“双创味”十足。

  不久前,创新企业孵化平台和科创园区运营平台——南岸创新中心进驻方夏村。赵巷镇、方夏村没有让南岸创新中心花费时间精力找地方、租房子,而是直接把村部办公楼让了出来,村部搬去了别处。

  打造活力创新生态

  “这里毗邻市西软件信息园、长三角绿洲智谷,到17号线嘉松中路站步行可达,距G50沪渝高速赵巷出口仅500多米,一脚油门就能上高速。把村部让给创新中心,是想让创新创业者看到我们发展新业态、鼓励双创的决心和魄力。”赵巷镇相关负责人表示。

  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不仅是中心城区的任务,也是广袤乡村的任务。上海优化营商环境7.0版行动方案明确指出,要“鼓励园区创新机制、整合资源,不断完善人才、土地、资金等要素保障,全面构建青年友好、家庭友好的创新创业生态和工作生活环境”。近年来,上海产业发展向纵深推进,不少产业园区、人才社区、双创基地在原本的乡村区域“冒出”。在青浦赵巷,为了适应这种新变化,一种充满活力的创新创业生态正在方夏村诞生。

  南岸创新中心(方夏)对原方夏村村部办公楼进行整体规划,设置了企业孵化区、科创服务中心、科技展示中心等功能区。目前,该中心招商引资、成果展示、项目路演、市场推广等业务已正常开展,引进了数字护理、农业科技、健康科技等领域多个项目注册。

  为什么选择方夏村?南岸创新中心(方夏)负责人朱建栋告诉记者,一来是看中了长三角数字干线建设的机遇,希望通过建设乡村“双创中心”,承接数字经济发展的溢出效应;二来,乡村振兴离不开产业振兴,产业振兴离不开双创力量支撑,在方夏村布局,是致力于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企业培育孵化与乡村振兴联动发展,把更多双创力量引入乡村。

  南岸创新中心(方夏)主要征集现代农业、绿色能源、未来健康三个方向的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创业团队及初创企业项目。目前,中心已与位于陕西的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位于三亚的南繁硅谷等联动合作,更多人力资源、项目资源正在引进中。

  促进乡村业态更新

  方夏村这个沪郊乡村,为什么要引入一个“创新中心”?方夏村党总支书记徐春荣告诉记者,主要出于两个考虑:让乡村业态更新、让老百姓钱袋子更鼓。

  根据上海市乡村振兴“十四五”规划,上海乡村在发展方向上要“强化服务城市发展、承接城市功能外溢”;青浦区提出,乡村产业要立足一产、“接二连三”延长产业链,打造创新创业的承载地和乡村振兴的新样板。“新样板离不开新产业。南岸创新中心作为招商平台、孵化平台,将引发乡村业态的一系列‘化学反应’。”徐春荣说。

  另一方面,南岸创新中心(方夏)的建设,采取了镇政府指导、村集体资产入股、民营企业投资运营的模式,运营方和村里签有相关协议,项目收益和村民利益直接挂钩,确保村集体资产保值、增值。

  如今,产业领域的“化学反应”已在方夏村发生。除了科创,一批文创、农创项目也已在方夏村落地。不久前,一个名为“镜泊秦汉方夏时尚中心”的文创项目在方夏村揭牌运营,内设旗袍展示、演艺文化交流、高级服装定制、手工艺制作、茶饮咖啡休闲等区域。“一稻农场”项目已在方夏村形成规模效应,专注提供露营服务的“一稻·下一站营地”、主打亲子游乐的“一稻探野·Miss生活”、主打农事游学体验的“一稻农场”等都已有固定客群。

  最近,方夏村获评市级乡村振兴示范村,并入选上海市首批森林乡村。“我们将进一步优化乡村产业新格局,打造更有吸引力的乡村双创生态圈。”赵巷镇相关负责人表示。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312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