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举行的江苏书展现场。
中国江苏网7月16日讯 正值暑期,如何让孩子们过好一个有书香的暑假,让忙碌的家长们操碎了心。在苏州举行的江苏书展上,业内人士纷纷对孩子读书,学习写作给出宝贵意见。历史人文人气学者蒙曼从《红楼梦》中“香菱学诗”说起;网红言情作者说,看言情小说让自己走上写作的道路;作家毕飞宇也说,文学是可以传授的。北大教授温儒敏则敲警钟,置身网络时代,语文教学比以往更为困难。
记者 张楠 苏州报道
新华报业视觉中心记者余萍陈俨摄影
梅子黄时雨:看言情小说让我邂逅写作
阅读是文化传承与文明传播的主要手段,当下积极适应新时代阅读手段和方式的变革,电子阅读、有声阅读、APP体验等丰富多彩的阅读形式加入进来,满足读者现代化、多样化的阅读需求,全方位培养孩子们潜心阅读、深度思考的能力。在书展上,作家和学者们讲述了自己与阅读写作的精神皈依,吸引各年龄层次的读者。
知名网络言情作者梅子黄时雨2006年底开始在网上连载作品,2009年出版第一部小说《人生若只初相见》爆火,跻身当代小说畅销作家行列。未来还有作品要被影视化。她笑说,从小就爱看言情小说,到有一天想写自己爱看的言情小说,没想到这会成为自己的饭碗。“爱情这个主题,是永远不会消亡的。我想做个言情小说作家,从来没有想过转到别的跑道,没有,从来都没有。”
青年作家、脑瘫患者王忆这样分享写作对她的意义,是文学让我拥有自信,让我找到自己的闪光点。我也希望通过我的文字,让大家看到生命中的爱。“我的三本书,定义为‘爱的三部曲’,因为爱和我有很大的关系。我想通过诗歌的阐述,让其他人明白,我的轮椅上青春是怎样的光景,明白我梦里的花落花开。”
蒙曼:中国人都有“香菱学诗”的因子
昨日,携新书《四时之诗》做客书展大讲堂的隋唐史学者、中国诗词大会评委蒙曼,以《红楼梦》中的“香菱学诗”为引开启美妙的诗词世界。在历朝历代的四千多位女词人中,有三千多位出现在清朝。这与当时的全民向学的大背景是分不开的——在当时,一家如果出现一位远近闻名的才女,大家都会感到荣耀;女子上学也是被鼓励的。“我们现在的时代也是这样,对于知识、文化的渴求很旺盛,才会呈现出文化活动异常火爆的态势。这从书展现场的人头攒动就可见一斑。”蒙曼说。
新书《四时之诗:蒙曼品最美唐诗》以古典24节气和现代节日为切入点,带领大家在四季时令中阅读精选的唐诗,品味唐诗的语言美,同时讲述文化典故、诗词知识,诗人经历,给读者带来一场唐诗盛宴,堪称了解唐代诗歌的国民读本。
“人对精神的追求到底应该进行到哪一步,每个人的想法不一样。从写诗的能力来讲,宝钗和黛玉是并列的。但是在宝钗心目中,世俗生活永远是排第一位的;而在黛玉心目中,精神追求在她这里是唯一的。这也就是为什么黛玉更能够代表‘诗心’,或者说诗人的诗意。”蒙曼表示,林黛玉教香菱学写诗的方法,对现在年轻人尤其适用。比如找好“老师”,她推荐王维的五律读一二百首;杜甫的七律读一二百首;李青莲的七绝读一二百首。“学这三位诗人,就能体味到中正平和的原则、生命的厚度和自由的高度。其实原则、厚度、高度,也可以成为我们现在鉴赏所有诗歌的指引,希望大家都能从诗中体会到这些意趣。”
温儒敏:孩子语文课太过“五光十色”
先学汉字再学拼音、增选古诗文、增加衍生阅读量……2017年秋季学期起,教育部统一组织新编的语文教材投入使用,明年全国义务教育阶段所有年级将全部使用统编教材,各界热议不断。全国统编教材该如何使用,教师和学生又该如何“教”与“学”?在江苏书展“全国统编教材与语文学科素养”讲座上,该教材丛书总主编、北京大学语文教学教育研究所所长温儒敏从统编教材使用方面提出针对性的思考与建议。
在温儒敏看来,置身网络时代,语文教学比以往更为困难,从手机网游“王者荣耀”到短视频应用“抖音”“快手”,学生所受诱惑“五光十色”,不胜枚举,很多人进入高中后阅读量骤减,大学阶段读书更少。他强调,学习语文,读书很重要。作为一线老师,不离其宗的是“抓读书”。他将统编新教材的特点概括为“读书为要”,称“新教材专治不读书”。
他认为,古诗词教学强调让孩子静下心来阅读,但现在的语文课太过“热闹”,五光十色的多媒体教学令孩子“目迷五色”,而不利于沉浸式阅读,缺少个性化的自由阅读,“情景教学”过度,反而定格了孩子的想象力。
“孩子们有自己的语文生活,要允许他们看一些闲书。更好满足学生扩大阅读面的诉求。”温儒敏说,最好的阅读课是往外延伸的,统编教材重视将阅读往课外延拓。他建议中小学校采取“1+X”的办法,在利用好统编教材以外,同时也关注自由阅读,将课外阅读纳入教学计划,规定宽泛的书目范围,鼓励学生课后根据兴趣自由挑选,进行个性化阅读。
毕飞宇:孩子写作观察力很重要
书香江苏形象大使、南京大学教授、著名作家毕飞宇将“毕飞宇的小说课”开到书展。来到苏州,毕飞宇和自己的朋友、苏州大学文学院教授季进展开对谈,就“文学教育”、“中国文学走出去”等一系列问题进行深入交流。
当然要从孩子的书写抓起,观察力对于写作而言也极其重要。毕飞宇说,他童年生活的家后面有一个半个篮球场大小的水坑,从小就在那里玩。某次,他被邀请去跟一群孩子交流,他就问孩子们:你们见过水坑吗?孩子们都说“见过”,他又问:你们看到水坑里有什么?鱼虾、螃蟹、水草、浮萍……答案很多,回答得都很正确。毕飞宇不死心,“还有吗?”他又问,终于有个孩子说:蓝天和白云。他终于等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为什么之前的答案那么寻常,毕飞宇认为,那是因为“我们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死角。”
为什么现在城市孩子心理障碍那么多?毕飞宇认为,那是因为现在的教育都是家庭教育。“我们这代人不像现在的孩子,虽然没有接受过什么培智教育,但我们从小就接受过社会教育,过的是社会生活,这种对成人世界的戏仿特别重要,让我们在走向社会时可以无缝对接。”
王一梅:担忧孩子童年被城市“割裂”
“书香江苏形象大使”王一梅在江苏书展带来新书《合欢街》,在“月亮船上的精彩世界”阅读分享会活动上说,小学和初中时代都在一条老街上度过。这条街上从事各行各业的人都有,当老师的、点豆腐的、剃头的、修钟表的,刚好够老街上的人日常生活。老街上的人生活平和,对待生老病死也很平和,生命一代一代逝去的逝去,延续的延续。老街给了王一梅对生命最初的感知。王一梅把老街看作童年扎根之所,因此对现在不少孩子童年辗转于很多城市表示担忧,“他们的童年被一个个城市割裂,他们甚至对自己的童年感到陌生。”
在她看来,一个健康熟悉的环境,比如自己从小生活着的那条老街那样的环境——对孩子的成长很有益处。她想通过新书和大家分享对于童年的理解:一个人在童年遇到困境时,如果能得到某个人微小的一点帮助,这个孩子的人生可能就会有很大的不同。家长们千万别忽视孩子内心那些“危险”的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