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首届藏戏文化艺术节在沪举行,《顿月顿珠》将亮相国际艺术节
神秘“蓝面具藏戏”走出高原
“蓝面具藏戏”在乌镇大放异彩。 (摄/新华社记者 张汝锋)
解放日报讯 在刚刚落幕的乌镇戏剧节进行了为期6天的精彩演出后,18位来自西藏日喀则市昂仁县日吾其乡的藏戏演员昨天来到上海大学,首届藏戏文化艺术节在这里开幕。
艺术节期间,将举行一系列与藏戏有关的讲座、工作坊和研讨会。明天,迥巴藏戏《顿月顿珠》将亮相第20届上海国际艺术节。
从日吾其乡到上海国际艺术节
藏戏是藏族戏剧的泛称,大约起源于600多年前,被誉为藏文化的“活化石”。2006年,藏戏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09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诞生于西藏日喀则市昂仁县日吾其乡的迥巴藏戏,是“蓝面具藏戏”的重要流派,是藏民族戏剧中最古老、最杰出的代表之一,流传着《顿月顿珠》《赤美衮登》《朗萨雯蚌》等传统剧目。
走出高原,来到乌镇戏剧节和上海国际艺术节的经历,开拓着藏戏演员们的视野。今年60岁的迥巴藏戏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南木加次仁表示,去年第一次去乌镇戏剧节,他心里很忐忑,怕没有观众喜欢藏戏,但演出时观众反应非常热烈。今年再来,他更有底气了。“我想把迥巴藏戏带到祖国各地,甚至世界各地。同时,吸纳有知识、有文化的年轻人加入藏戏队,让迥巴藏戏在一代代的传承中发扬光大。”
神秘的“蓝面具藏戏”走出高原,离不开上海援藏力量的支持。在首届藏戏文化艺术节开幕式上,上海大学、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委宣传部、上海市第八批援藏干部联络组以及解放日报社四方签约,共同推动藏戏的传承和传播。上海援藏干部、日喀则市委外宣办副主任田冰表示,藏戏是中国传统文化优秀的代表,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藏戏不能藏在深闺,走出来才能让藏戏活起来。我们要不遗余力将藏戏推向国际艺术舞台。
古老艺术焕发新生
今年5月,一支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的团队深入日喀则,对藏戏进行深入调研。青年导演徐健说:“在当地,会演藏戏的农牧民已经不多了,这一文化和艺术的瑰宝正在消逝。藏戏的保护和传承需要经费和人才,也需要文化理念和传播手段。”
在首届藏戏文化艺术节上,南木加次仁和他的同伴们有机会聆听关于中国戏曲的学术讲座,参与专家云集的藏戏文化艺术研讨,还接触到全息拍摄、动作捕捉等新技术,进行着古老艺术和当代科技的实验性融合。
传统的“蓝面具藏戏”,可以演七天七夜。演员们伴着吟唱围成一圈起舞,原始淳朴、浓墨重彩。然而,要让藏戏演出登上上海国际艺术节的舞台,就必须进行 “剧场化”的艺术提升。“我们将传统剧目《顿月顿珠》缩减到75分钟,辅以灯光和舞台的调度,让作品可以更好地呈现在观众面前。藏戏需要传承,需要培养传承人、记录原始唱腔和舞蹈。藏戏也需要变化,只有改变才能走得更远。”徐健说。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教授赵晓红说,“我们有责任传承、保护和发扬藏戏,让这位来自雪域高原的仙女,在当代舞台上更加明艳。”
(解放日报记者 吴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