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出品”电影再交漂亮成绩单。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今年10月底,2018年上海出品70部影片,20余部进入院线上映,年度累计票房首次突破100亿元。这一数据和2017年全年上海出品影片获得的49.6亿元票房相比,实现大幅增长。
上海是中国电影的发祥地,也是中国电影的重镇。在全力打响“上海文化”品牌的过程中,这份漂亮成绩单将进一步推动上海在新时代打造华语电影高地,同时进一步助力国产影片发展。
截至2018年10月底,“上海出品”电影备案立项244项,约占全国10%。上海完片70部,其中20余部进入院线上映后,年度累计票房首次突破100亿元,在国产片中占比27.53%。在2018年国产影片票房前十榜单中,“上海出品”占据四席,“北京出品”占三席。影片创作的发力,也带动了市场繁荣。截至10月底,上海地区各院线放映收获31.18亿元,总计329.61万场次,观众7000万人次,这三项数据都排在全国城市第一。其中,《我不是药神》《一出好戏》《无双》分别获得31亿元、13.54亿元、12.73亿元的票房。
市场票房取得更高成绩的同时,“上海出品”的电影口碑也继续保持高水准,并被业界认可。2018年至今,上海已有11部影片获得国内外重要电影节的各类奖项。其中,贾樟柯导演的《江湖儿女》入围2018年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入围戛纳影展导演双周单元的《冥王星时刻》也是上海电影发展专项资金扶持项目。
同样获得专项资金扶持并在海外获奖的现实主义题材影片《我不是药神》,颇受瞩目。影片突破国产影片类型,在欢乐幽默的基调中,生动再现因“药”而展开的小人物的成长故事,其人性之光和对社会进步的展现,让不少观众收获满满的正能量。
这一年,“上海出品”影片不仅是票房和口碑的丰收,更是电影类型的一个创作“大年”:动画大电影《阿凡提之奇缘历险》再度归来、经典影片《大李小李和老李》沪语版重新修复制作、电影《勇敢往事》展现后知青时代……这些影片在这张成绩单上留下一笔笔精彩的注脚。此外,上海戏曲电影今年也迎来大丰收:由上海京剧院、上海广播电视台出品,上海广播电视台摄制的3D全景声京剧电影《曹操与杨修》,亮相本届上海国际电影节首映盛典单元并举行世界首映;由上海戏曲艺术中心出品的首部3D昆剧电影《景阳钟》、首部3D越剧电影《西厢记》也在电影节上首映。这些戏曲电影品质精良、涉及剧种丰富,为打响上海“文化品牌”增加一份精彩。3D全景声京剧电影《曹操与杨修》获得今年中美电影节最高奖“评委会年度十大金天使奖”。
(解放日报记者 李君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