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经济圈

首页>长三角经济圈>长三角产业>创意产业

扬州探索机制激活乡土人才创新力 彰显市场价值

  原标题:以研修院、工作室、展示区、创业园等为载体

  扬州:让“土专家”焕发创新之光

  又到春茶上市时,扬州时会堂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金玉荣,带领旗下千余户茶农开始了一季的忙碌。今春,他还打算用茶叶开发茶点“伴手礼”,拓展茶叶销路。“政府把我评为乡土人才,给了很多优惠政策,我得多想点办法、多担点责任,让传统手艺传下去,让茶产业火起来,让茶农们富起来。”金玉荣说。

  “我们以研修院、工作室、展示区、创业园为培养阵地,让乡土人才有舞台、得实惠,有名声、得认同,通过这些平台,把他们的创新力转换成为人才的带动力、产业的发动力和百姓的致富力。”扬州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江桦说,以时代眼光审视乡土人才,会发现他们普遍年龄偏大,精通技艺但缺乏商业思维,创新能力不足,所处行业少人关注,技艺传承困难。扬州探索通过机制创新激活他们的创新力,彰显他们的市场价值,帮他们完成从“手艺人”到“产业人”的转变。

  一所研修学院,

  把手艺人变为创新人才

  来到去年刚刚成立的扬州职业大学乡土人才“三带”研修学院,会发现这里的任课老师不仅有高校院所的专家教授,还有来自民间的大师高手。

  “研修学院打破传统技艺承袭的门第限制,帮助我们学百家之长、采他山之石。”45岁的万朋是扬派盆景万氏技艺第七代传人,自小经父辈口传心授来学习技艺。自从加入乡土人才研修院学习,经常与各流派大师交流,不仅个人技艺有了提升,更拓展了视野和思维。

  同在研修学院进修的园艺人才丁昕说,同学中有大学生村官、熟练技工及花木公司管理者等,大家经常探讨园林园艺发展方向,而创意会在这种氛围中随时迸发,“我们正尝试制定技艺流程,请农户在田间制作小盆景,再通过网络平台向全国销售,带动农民增收”。

  扬州在江苏旅游职业学院、扬州职业大学和扬州文化艺术学校建立乡土人才“三带”研修学院,将现代职业教育引入传统技艺传承,激发乡土人才创新力。扬州水笔传承人石庆鹏开拓出13亿元的扬州国画笔市场;高邮界首茶干工艺传承人王才富新推28个热销新品;广陵湾头玉雕传承人曹新松开发受年轻人热捧的动漫玉雕……这些都成为乡土人才突破自我的范例。

  一间工作室,

  把创新人才变为领军人才

  研修院激活乡土人才的创新力,乡土人才名师工作室则将一个人的创新力,提升为一群人的“头脑风暴”。

  扬派盆景大师赵庆泉,10年前退休后将“创作”的重点转向培养新人。在瘦西湖畔赵庆泉名师工作室里,经常能见到他带着三五个年轻人,探讨造型修剪、培土移盆。该工作室目前已培养“扬派盆景”专业技术人员约30人。

  中国石化江苏油田首席技师田明,是国内石油界首屈一指的基层发明家,建立名师工作室后,他将全部热情投入技术创新团队建设。田明工作室已成为江苏油田的技术攻关中心,团队不仅完成技术革新100余项,获得34项授权专利,还在国家核心期刊发表技术论文30多篇。

  “名师工作室为技艺传承搭建平台,通过领衔专家—指导专家—培育对象,建立代际传承人才培育机制,将一门手艺从一个人的坚持变成一群人的创新。”扬州市人社局负责人介绍,扬州创新实施能工巧匠“十百千”培养工程,以近20家技能大师工作室为核心,培养100名左右中高级技师,辐射培养1000名左右的高级技工。

  除师徒式的工作室传承,扬州还有很多普及型的学校传承途径。扬州在技工院校开设“扬州三把刀”历史经典产业特色班、工艺美术非遗项目传承班,还专门建设省级乡土人才市场,促进乡土人才自由流动。

  一家创业园,

  把领军人才变为产业人才

  在宝应县鲁垛镇,扬州乱针绣文化产业园各创作室都是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鲁垛乱针绣年产值3亿元,全镇有3000多名‘绣娘’,她们的年收入甚至比在外打工的丈夫还多。”鲁垛乱针绣“引路人”莫元花,30年前和父亲将乱针绣从苏南带回鲁垛老家,如今全国近七成乱针绣产品从鲁垛发出。

  今年三十出头的吴学年是靠乱针绣致富的代表。身患残疾的她15岁时跟着莫元花学刺绣,最终摘掉低保困难户的帽子。如今,吴学年年收入达5万多元,日子越过越好。

  “乡土人才要成为乡村振兴的生力军,关键是要能做得成产业、富得了农民的口袋。”扬州市委组织部人才处处长魏建介绍,扬州在旅游热门地段陆续建设486非遗集聚区、“三把刀”文化体验区、瘦西湖非遗文化展示区等,宣传推介乡土人才技艺文化,为产业发展积累人气、打通销售,最终形成致富效应。打造甘泉琴筝文化产业园、湾头玉器小镇特色产业园、鲁垛刺绣产业园等创业载体,通过人才、财税、金融等政策扶持,培育以乡土人才团队为创业主体的产业群,致富一方。

  在制作大师熊立群的带领下,扬州琴筝形成致富5000多名从业者、年产值10多亿元的大产业;宝应“蟹王”李永政利用经营多年的水产产销体系,带领300多户养殖户过上富裕的日子;仪征朴席草席传承人詹国胜带动500多户农户,使得草席加工收益在当地村民人均纯收入中占比达18%。

  扬州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康尧介绍,2017年以来,扬州从民间和基层一线大力挖掘、选拔一批掌握特殊技能的能工巧匠、经营能人和生产能手。其中,21人入选省乡土人才“三带”名人、46人入选“三带”能手、200人入选“三带”新秀。通过近两年的发掘和培养,一批乡土技能大师脱颖而出,他们在乡村振兴中正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

  (新华日报记者 赵成君 张晨)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5315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