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日,在昆曲源乡江苏巴城,昆曲学社迎鼠年传统民俗活动举行,折子戏表演展现了中国古老戏曲艺术昆曲的文化魅力。 黄莹 摄
(新春走基层)深植流转千年的天籁之音 昆曲小镇的文化自信
中新网昆山1月19日电 昆曲绵长,笛韵悠扬,1月18日,在昆曲源乡江苏巴城,昆曲学社迎鼠年传统民俗活动带来暖暖年味,戏台上演绎的《蝴蝶梦·说亲回话》《彩楼记·评雪辨踪》折子戏,展现了中国古老戏曲的文化魅力。
白墙灰瓦、竹林曲径,粉墙、镂空等设计,形成各具特色的梅兰竹菊四院。而四年前,这里还只是四套破落的农院。传承先人田园文化,中国工程院院士崔愷亲自操刀设计,严格地在原址上改建这4套院子,将缺失的乡村肌理重新织补起来,将诗情画意、曲调音律一并植入乡村,一个传承、保护、研习、普及昆曲的文化活动基地由此诞生。
“我们会结合传统节日、节气,融合昆曲,开展一些研学体验活动,今天除了昆曲演出,还有国画教学、剪纸体验、传统美食制作等,这也是对传统文化的挖掘与创新。”学社社长孙启栋介绍,到了节假日,这里聚满了兴致勃勃的年轻人、孩童和曲迷。“竹墙的竹间距是以牡丹亭的曲本简谱的数字为模数,在整个建筑中植入了昆剧角色、昆曲工尺谱等诸多昆曲元素。这里让更多人有机会去接触了解昆曲,激发大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探究,重新找回文化自信。”
2017年巴城被中国昆剧古琴研究会授予“教学传承基地”称号。巴城提供
曲友李艺萍是昆曲学社的常客,学曲8年,沉醉于昆曲的百转千回。对昆曲津津乐道,“昆曲演唱讲究‘以字行腔’,各种情绪靠声腔表现出来,让人越听越喜欢听;一张桌子两把椅子,演员就能演‘活’一台戏,妙不可言。老祖宗把这么美的宝贝留给我们,传承下去是我们的责任。”
在巴城还有许多与昆曲密切相关的遗迹:1200年前,第一个唱昆山腔的黄幡绰;600多年前,昆山腔雏形诞生的玉山雅集;第一个拥有昆腔私家班的巴城人顾阿瑛;400多年前,第一个把昆曲搬上舞台的巴城人梁辰鱼……在巴城,昆曲完成了“昆腔前身-昆山腔-水磨腔-昆曲-昆剧”的华丽演变。
近年来,巴城全力打造昆曲特色小镇,完善昆曲载体建设,积极探索“昆曲+”融合战略,保护昆曲文脉,探寻昆曲发展之路。
在古色古香的巴城老街上,俞玖林工作室、一旦有戏(顾卫瑛)、郑培凯工作室、朱晞古琴馆、东宝笛馆等名家工作室,昆曲大剧院、古戏台、昆曲长廊、昆曲主题邮局等场馆,让昆曲文化走近寻常百姓。
在《昆曲大观》作者杨守松看来,挖掘守护好昆曲历史资源,让昆曲“看得见、听得到、摸得着”,才是有效的保护与传承。
在巴城,台湾漫画家林政德制作了一部有关昆曲的动画片《粉墨宝贝》,“希望通过这样的艺术形式,实现动漫与传统文化的对接和推广,向世人展示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葡萄牙商人老盖,在巴城建了一座以昆曲元素为主题的民宿客栈,因为“昆曲是世界的,应该让更多人了解。”在巴城,古老昆曲正在不断焕发新光彩,昆曲文化产业多元化发展,多形态的昆曲艺术伸手可触。
据悉,俞玖林工作室、一旦有戏(顾卫英)工作室等8个昆曲社团组织,已成功举办重量级昆曲文化活动20多场,各类昆曲主题讲座、演出、拍曲等活动200多场次,线上线下参与受众超过450万人次。
巴城还开办了小梅花戏剧团、小昆班,为昆曲的传承发展输送人才。开发昆曲小镇探源游研学旅游线路,向海内外游人展示地域优秀传统文化。
巴城镇党委书记石建刚说,巴城是昆曲的源头,一定要把昆曲传承好,形成独具文化气质的中国昆曲小镇,让文化瑰宝昆曲文脉绵延不断。 (黄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