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将至,为确保全县人民能够迎来一个充满欢声笑语、温馨祥和的平安佳节,涟水县密织安全防护网,确保春节期间全县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让幸福稳稳落地,让安心常伴左右。
一是绸缪帷幄,筑牢安全基石。开展前置风险评估。组建专业风险评估小组,运用科学评估方法,对县域内各类企业、公共场所及关键基础设施进行全面风险扫描,系统分析潜在安全风险点及其可能引发的事故类型与危害程度。制定针对性应急预案。依据风险评估情况,联合各部门制定并完善各领域的春节期间突发事件应急预案。针对危化品企业,明确不同风险等级区域的突发事件管控措施;针对人员密集场所,设计合理人群限流与疏导方案,规划应急避难场所的启用流程等。建立高效协调机制。构建多部门联合参与的春节安全协调联动平台。定期召开线上线下联席会议,实现应急、消防、公安等部门信息实时共享与协同作业。明确各部门在突发事件中的职责分工与响应流程,确保应急处置无缝对接,形成强大安全保障合力。深入重点企业排查。督促企业做好春节期间安全生产工作,加强设备巡检、隐患排查,预防安全事故。
二是精准排雷,扫净安全死角。开展“扫雷行动”。组建7个专项行动小组,坚持紧盯风险等级较高、容易漏管失控、事故频发多发的重点行业领域企业,全面排查整治易导致群死群伤的事故风险隐患,指导帮助企业解决重点难点问题,从根本上堵住安全漏洞、消除安全盲区。开展烟花爆竹专项安全检查。紧盯烟花爆竹批发企业库区、库房及安全设施达标情况,落实烟花爆竹流向管理制度,严查超量储存、超范围经营、经营超标违禁产品等违法违规行为,并加大对烟花爆竹零售经营点现场安全管理情况的巡查力度。确保问题整改闭环。针对发现的问题隐患,不能及时整改的督促企业立即采取有效措施予以整改;不能立即整改的,制定并落实严格的防范措施,明确整改时限,跟踪闭环整改,同时交办属地,压实属地安全管理责任;对隐患严重不能保证安全的企业,责令停产停业,并建立问题隐患清单、整改台账,确保隐患排查整治全面彻底、不走过场。
三是多维传声,点亮安全灯塔。聚焦新媒体互动宣传。发挥新媒体平台优势,在微信公众号、视频号等及时推送安全资讯和应急技巧,采用图文、短视频等形式吸引读者关注并互动。加大传统媒体渗透力度。借助广播电台,持续播送安全提示,涵盖家庭用电、冬季防火等日常生活安全细节,利用电视媒体,制作并播出安全生产专题节目,通过案例分析、知识讲解等形式普及安全知识。打造线下实体宣传矩阵。利用路灯两侧的宣传屏、店铺门头的电子显示屏等渠道无死角宣传应急管理理念,张贴色彩鲜艳的安全宣传海报,并为群众讲解安全知识、解答安全问题,增强群众安全意识,为群众解析防火、防电、防煤气中毒等实用 “安全密码”,驱散群众心头的安全疑惑。营造“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的社会氛围,让安全之光普照每一个角落。
四是枕戈待旦,守护万家安宁。强化值班值守体系。严格执行2小时领导带班值班制度,制定详细值班表,明确每班值班人员职责与任务。建立值班监督机制,通过不定时查岗、视频监控抽查等方式,确保值班人员坚守岗位、履职尽责,保障信息传递渠道时刻畅通,对各类安全信息做到及时接收、准确记录与迅速上报。强化应急物资储备。对应急救援物资库进行全面清查盘点,根据风险评估与应急预案需求,制定详细物资补充清单。及时采购防护用具、灭火器材、急救药品、抢险工具等各类物资,确保物资数量充足、质量可靠。建立物资管理维护制度,定期检查物资有效期与性能状态,对损坏、过期物资及时更换,保障应急物资随时可用。做好雨雪冰冻灾害应对。密切关注气象部门预报,提前预判雨雪冰冻灾害可能影响范围与程度。储备充足融雪剂、防滑链、除雪铲等除雪除冰物资,并合理分配至重点路段、桥梁、公共场所周边等关键区域。要求有关部门对县域内电力、供水、供暖等基础设施进行防寒抗冻专项检查与维护,及时修复老化破损部件,确保设施在恶劣天气下稳定运行,全方位应对雨雪冰冻灾害挑战,保障县域安全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