黟县柯村镇以独特的“五色”战略,助力乡村振兴,焕发勃勃生机。
红色基因是柯村镇旗帜鲜明的底色,如何充分结合红色人文资源与生态康养资源,以“红色+康养”模式作为旅游发展切入点,将其转化为经济生产力和精神凝聚力?柯村镇深入挖掘红色旅游资源,引进旅游开发公司,搭建旅游产业合作运营平台。该镇成立全市首个乡镇党委党校,与国网黄山供电公司互联共建,设立“黟柯红心亮徽乡”党性教育基地,并整合资金、资产,新增各类红色场馆和红色节点,常态化开展党性教育、红色研学、户外拓展、企业团建等旅游活动。当地成功举办首届红色乡村文化旅游节,有效提升“皖南红色第一村”的品牌影响。
绿色资源是柯村镇得天独厚的优势,该镇鼓励各村结合自身实际发展特色种养,开发康养休闲旅游。其中,胡门村率先利用山场、土地等资源,与企业合作发展林下经济,与芜湖溜溜梅公司合作种植青梅,与十三街家庭农场合作种植黄精;三合村与市泉水鱼公司合作发展泉水鱼养殖项目;宝溪村与森耕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合作种植红薯、黑玉米和小麦,加工制作红薯粉丝;湖田村引进黄山田禾畔项目,依托周边河道、青梅园、水田等资源打造集康养、农文旅于一体的生态循环产业园,镇域内形成多元化、特色化的产业发展格局。通过与企业合作,柯村镇将绿色资源转化为经济优势。
黑色优势是柯村镇产业的亮点,该镇为进一步壮大“五黑”特色产业,积极延伸黑猪、黑鸡产业链,推动黑猪精深加工、黑羽红冠烧鸡深加工项目落地渔亭工业园区。同时,镇域内积极整合“五黑”特色农产品,借助红柯窑构建“五黑”农特产品交易平台,通过举办乡村市集,对外宣传,拓宽产品销售渠道,带动村集体和农户增收致富。
金色经济是柯村镇春秋两季的名片,镇域内拥有5000亩连片油菜花,自2010年被确定为黄山市百佳摄影点以来,获得“中国最纯朴的乡村”“皖南最大油菜花盆地”等名片,连续被评为华东最美油菜花赏花地,已连续举办十三届油菜花节。该镇依托“中国十大赏花地之一——黄山50万亩油菜花代表地”“中国最纯朴的乡村”“皖南最大油菜花盆地”等品牌影响力,每年吸引游客3万余人打卡油菜花节。依托油菜花品牌,当地还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优质水稻种植,唱响春秋两季“金色”经济名片。
“古色”村落是柯村镇历史文化的瑰宝。该镇建成胡门、东坑、三合、江溪省级美丽乡村中心村,启动柯村、胡门、湖田“五微”建设,深耕“金边银角”, 江溪柯村片成功纳入首批省级和美乡村精品示范村建设名单;持续聚焦“烟雨徽州、田园徽州、村落徽州”,积极打造“画里乡村、国际乡村、和美乡村”,在现有8个场馆基础上,继续利用文保资金修缮皖南苏维埃政府修枪部、文教部(粟裕办公旧址),还原红色历史场景,加大对12处古祠堂、4条古道及136处散落古民居、廊亭古桥、璇溪塔等资源的保护、修复力度,提升东坑、竹柯、翠林中国传统村落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