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经济圈

首页>长三角经济圈>长三角观察

南通崇川:以新质生产力塑造发展新优势

  地处南通主城,崇川以新质生产力培育发展新优势

  生物医药、数字文化产业几乎从“0”起步,短短几年便崛起初具规模的产业集群,并呈现加速集聚之势;产业创新平台不断涌现,众多科技人才竞相落户,创新氛围日渐浓郁,一批包括“独角兽”“瞪羚”“猎豹”等在内的产业“后起之秀”,成为助推经济增长的新动能;总投资10亿元以上重大产业项目或签约落户、或破土动工、或竣工转化…… 盘点近几年南通市崇川区产业发展的“成绩单”,在推动传统产业焕新升级、脱胎换骨的同时,崇川区深耕实体经济,通过园区载体“筑巢引凤”、空间资源“腾笼换鸟”,加速培育招引代表未来发展方向、符合都市经济特征的新兴产业落地生根,以新质生产力塑造发展新优势。2023年,崇川区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比重分别达40%、61.6%,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高出全市13个百分点。

  “主城区资源宝贵、寸土寸金,必须坚持精耕细作、精明增长。”崇川区委书记胡拥军说,崇川将顺势而为、乘势而上,抢占发展赛道,强化项目牵引,在科技创新、产业发展等方面,力争取得更多突破性进展,形成更多标志性成果,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崇川新实践走在前列。

  项目上新 内生动力持续释放

  去年6月项目签约,当年12月投产运营,预计今年实现销售1亿元……星能链(江苏)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落户崇川经济开发区的新项目,但一开业就进入起跑状态。公司总经理汪锡建说,公司是一家专注于从事新能源储能核心设备研发、制造的创新型公司,公司自主研发的兆瓦级储能变流器产品将在崇川区实现量产,目前在手订单已有100多兆瓦时。储能作为未来产业的重要发展方向,崇川的目标是通过不断招引储能项目落户,持续延链补链强链,形成储能产业集群。 招引一个项目,培育一片产业,壮大一个集群,是崇川立足主城区发展定位开展“双招双引”的重要逻辑。

  在市北高新区宝月湖生命健康产业园,只有1.2万平方米的园区一期4栋楼已集聚了多家生物医药企业。去年10月底,产业二期建成开园,一批企业竞相签约入驻,实现开园即满园。目前,市北高新区已集聚了59家大健康企业,涉及药物研发、医疗器械、基因检测、体外诊断等领域,一个专注生物医药细分赛道的产业集群正初具规模。去年9月,看好这里的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前景,南通第一支QFLP基金落户市北高新区。

  但在几年前,生物医药产业在市北高新区几乎还是一片“空白”,不少空间载体产业定位不清晰、集聚度不强。为培育和都市经济发展相匹配的新产业、新项目,崇川放大主城区创新、人才资源要素相对集聚的优势,抢占生物医药发展新“赛道”,一批生物医药产业项目和创业团队纷纷落户并茁壮成长。

  项目建设是推动经济发展行稳致远的“压舱石”,崇川区作为全市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的重要阵地,近年在招引具有标志性和引领性的项目上不断取得突破。以项目之“新”助力发展之“稳”,持续释放发展的内生动力。去年,崇川新签约注册5亿元以上或3000万美元以上内外资项目49个,总投资350亿元,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占比超六成。

  产业谋数 技术赋能彰显活力

  数字经济作为各地在区域发展中竞相布局的产业“蓝海”,是培育新质生产力重要发力点。作为南通主城区,崇川区在土地空间资源紧约束的条件下,大力发展占地少、能耗低、产出高,且对年轻人集聚度强的数字文化产业,并取得初步成效。

  简约现代的办公环境里,展示着众多文创产品,专业的直播带货间设施齐全,一群年轻人专注地敲击着键盘……走进位于港闸经济开发区的南通市数字文化产业园,3000平方米的园区处处彰显着不一样的活力。“现在直播带货很火,一个人带货,就抵得上好几个大型商超,这就是数字经济的魅力。”南通市数字文化产业园负责人柏云飞指着一间仅有十几平方米的办公室说,这家公司只有几个人,但几个月就创造了9000万元的产值。据了解,南通市数字文化产业园去年5月才投入使用,但已实现产值超1.5亿元。

  目前,崇川区正聚焦直播电商、电子竞技、动漫游戏、数字装备、数字影视等五大重点产业方向,打造以南通市数字文化产业园为“主”,星月智创园等载体为“副”的“一主四副”数字文化产业集群。力争今年净增规上数字文化企业超40家,数字文化产业规模提升20个百分点以上。

  蓬勃奔涌的数字浪潮为传统产业焕新再造提供了重要机遇。崇川区聚焦智改、数转、网联三大任务,加快数实深度融合,大力推动企业向数字化转型,大生集团入选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欣润新材料获评省级智能制造示范车间。 今年,崇川区将通过持续开展“数字画像”、把脉诊断,确保完成企业“智改数转”诊断120家、实施项目140个。同时,推动工信部工业互联网研究院南通赋能中心、人工智能算力中心落地运行。聚焦数字交通领域,推动数字产业化。依托南通数字交通产业园,发挥苏交科、华设集团等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力争全年新招引项目10个以上,拉动全区数字交通、车联网产业产值超65亿元。

  服务向优 营商环境好上加好

  元旦刚过,落户市北高新区的修实生物医药(南通)有限公司,又获颁南通市未来产业培育企业的牌子。这家从事多肽药物生物合成研发生产的创新企业,在崇川创业仅3年多,就已发展成拥有50多人的研发团队,在减肥美容产品、便秘药物、免疫系统疾病药物等多个领域实现创新突破的“明星企业”。

  “崇川区对我们创业团队的成长和企业的发展提供了非常好的环境。”创业团队核心成员之一、公司质量副总谭莹莹说,崇川不仅落实了研发生产用房的免租政策,还对公司引进的人才给予了市、区两级叠加的生活、住房补贴等人才政策,大大增强了企业吸引人才的竞争力。

  营商环境好坏是影响一个地区经济发展快慢的重要因素。作为展现南通营商环境的“窗口”,崇川区不断优化服务、补齐短板,深化首席服务员制度,建立与企业家定期互动交流机制,全面落实各级惠企政策,推动营商环境好上加好、政务服务优而再优。2023年,崇川区“兴企通”平台兑现政策资金超2.4亿元、惠企2000余家。全市首个“带条件供地”项目24小时领齐“五证”,刷新市区项目推进纪录。

  项目从签约落户到开工建设再到投产转化,是一个环节多、流程长、手续繁的过程,稍有耽误,就有可能导致工期延后、贻误商机。为尽快推进项目早开工、快投产,崇川区明确从签约到领取施工许可证的21个环节,坚持清单式管理、节点式推进;实施区四套班子领导“一对一”挂钩机制,解决重大项目建设中的各类难点堵点问题;各园区落实专人、组建专班,实施全流程跟班与全生命周期代办服务;持续优化项目审批机制,最大限度简流程、减材料,通过并联审批、联合验收等,让“拿地即开工”成为常态。

  崇川区区长杨万平介绍说,今年崇川将继续深化政务服务改革,加快数字化转型,不断擦亮“万事好通·濠满意”服务品牌,力争营商环境评价进入全省城区前十。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512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