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沪上制造业正在AI技术助力下实现生产过程智能化改造
工业大模型应用,热闹起来了
上海汽轮机厂一年要设计近150台套机组,30余位设计师的大量精力,曾耗在反复构建配件模型及修改草图上。但近期,工厂迎来一套基于工业大模型的生成式智能出图设计平台,能听懂“人话”,可实现汽轮机零部件自动出图及尺寸、形状、标记等自动标注,设计工程师只需负责最终审图及适当纠偏。据前期测试,交付级别图纸的设计效率有十倍提升。
上海汽轮机厂智能出图项目由设序科技支撑,公司首席产品官杨庆保告诉记者,过去,设计师想改变图纸中特定线条的颜色,需手动逐一操作。但现在,设计师向大模型输入一段自然语言指令,大模型即能将指令自主“翻译”成API(应用程序接口)序列并准确迅速执行,快速将设计工程师的设计意图实现为设计结果,还能严谨确保设计全程的风格统一。
工业是AI大模型应用真正的主战场,沪上国企央企是大胆引入大模型的行动派。不止汽轮机,上海的港机、船舶、高端装备等离散制造,以及化工等流程制造近期也迎来大模型。近期,在由上海市工业互联网协会主办的“大模型在工业企业的实施路径”研讨会上,沪东中华设计中心标准室主任毛鑫明介绍了如何在LNG(液化天然气)船总装建造中发挥大模型特长。“我们将海量的船舶产品库及知识库灌输给大模型,经训练后,大模型就能基于自然语义,实现二三维概念设计图的生成及二三维设计图之间相互转换,更能进行概念模型的高级可视化创作。”毛鑫明说,设计师过去为锁定船东订单意向快速建模时,无暇顾及的产品外观配色、内饰等细节,而今都被照顾到,让船东一眼动心的概率大大提高。
在某工程机械企业,其重型定制装备的投标文件已由大模型辅助生成,标书撰写周期缩短40%以上,审标流程中平均校验轮数由3.6轮降至2.1轮。每到招投标前,须由老师傅带队加班,并在上千个参考文档中反复查找、复制、校验的历史已一去不返。
大模型与工业双向奔赴的火花,有望擦出更多可能。今年7月,国务院国资委表示,将全面实施“AI+”专项行动,鼓励国企央企在AI技术助力下,实现生产过程的智能化改造,为市场提供更具竞争力的产品和服务。
沪东中华的毛鑫明已在考虑向大模型继续“投喂”船舶结构、总段吊装、吊车和吊重技术及安全参数等,待大模型消化吸收后,“就能生成吊装点位设计、吊码设置等工艺方案,或对工艺方案进行自动分析评估,找出其中的潜在风险点”。
雪浪数制是一家从事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专业服务商,这家公司的高级副总裁郭翘介绍,他们已帮助某集成电路领域研究所建立工艺数据分析共建共享知识平台,可提供PCB板(印制电路板)等技术创新工艺的图片、视频检索与问答,用于新品开发、员工培训等,单个非标生产流程减少40%的时间,交货期缩短10%以上。更关键在于,该研究所的上游供应商正设想接入该共享知识平台,在上下游更高效的联动中,有望产生新的商业模式。
汽轮机厂实现智能出图后,后续加工步骤也因图而清晰可见。杨庆保介绍,当大模型掌握了产品的3D模型图,又进一步钻研了加工细节后,其计算加工成本的能力的确优于人脑。“让设序科技意想不到的是,现在一些加工端和品牌方已主动上门寻求合作,更多更优更精益的制造方案将被探索出来。”
记者获悉,今年,由市经信委、市商务委联合推出的“大模型等技术赋能生产性互联网服务平台揭榜挂帅”已于7月公布遴选结果。如宝钢用冶金工程关键工序“大模型+小模型”进行生产设备智能预警;中煤科工的“煤科卫士大模型ChinamjGPT”,使煤机装备设备故障停机时间、维修成本分别降低30%和20%;上海孟伯智能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基于轻量大模型打造了边剪检测、连退炉工艺优化应用平台;弥费科技基于大模型技术实现了半导体晶圆厂自动物料搬运系统智能预测维护与管理。
AI大模型应用的主战场,真的热闹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