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带着“温”度与“数”度
暖心民政绘就幸福底色
全省16个市完成城乡低保、特困供养动态提标,乡镇(街道)社工站实现全覆盖、全面完成县级儿童福利机构养育儿童移交工作……记者从安徽省民政厅获悉,2023年,全省民政系统扎实做好经济社会建设的兜底性、基础性工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作用积极彰显。
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兜牢基本民生保障底线,为共同富裕夯实基础是民政部门的重要职责。我省持续推进基本民生保障提标扩围,全省16个市完成城乡低保、特困供养动态提标;建立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基本生活保障标准自然增长机制,孤儿、残疾人保障标准增幅分别不低于5%和8.5%。持续推动社会救助改革创新,全省推广成立村(社区)“救急难”互助社,建成15615个、覆盖率达86.5%;创新规定“低保对象、特困人员审核确认后,3个工作日内即向其发放临时救助金”;打造线上监测预警和线下“铁脚板”主动排查的机制,提升主动发现、精准救助水平。
夯基础,强基层,推动社会治理创新,是安徽民政工作的一大亮点。针对基层负担重、基层服务人力不足等基层治理问题,我省通过开展村级组织清单外事项准入制度试点活动,确定5家试点单位,为村级组织减负“开方”;积极引导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全省登记备案社区社会组织11.9万家,开展社区服务活动11万项,受益群众达920万人次;健全社会工作服务体系,全省建成乡镇(街道)社工站1522个,实现乡镇全覆盖,累计服务超过93万人次;持证社会工作者达到3.3万人,社工专业人才总量超过13万。
做好“一老一小”服务保障,关系着千家万户的幸福。我省加快构建机构、社区、居家一体化的基本养老服务供给体系,全省护理型床位达到22.73万张,占比超过70%;分别建成县级、乡镇(街道)、社区、村级养老服务中心(站点)117个、1515个、2858个和6162个,系统构建“15分钟养老服务圈”;年度完成5.47万户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新增家庭养老床位4902张,各地普遍将“为符合条件的老年人提供居家上门服务”纳入基本养老服务清单。
为让孩子更快乐地成长,我省持续推进儿童福利事业高质量发展,全面完成县级儿童福利机构养育儿童移交工作,新增270个乡镇(街道)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规范实施“福彩圆梦孤儿助学”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助学工作,为1064名孤儿和3092名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发放助学金2900余万元;开展农村留守儿童牵手行动,动员2.9万名党员干部与3.5万名农村留守儿童建立帮扶联系机制。
婚丧嫁娶皆民生。为全社会提供便捷、高效、优质的社会服务,我省稳慎推进殡葬事业改革创新,推进城乡公益性公墓建设,推广节地生态葬式,全年新建城乡公益性公墓546个,新建、改扩建16个殡仪馆,努力让逝者有尊严、丧属得慰藉。同时,积极探索优化婚姻管理服务,2023年获批纳入第二批全国内地居民婚姻登记“跨省通办”试点地区,自6月1日全面启动以来,已办理“跨省通办”“全省通办”婚姻登记10001对;“婚姻登记及相关服务便利化”“公民婚育一件事”线下办理基本实现县(市、区)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