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

首页>地方频道>南京>要闻

保障特殊儿童少年从“有学上”到“上好学” 南京入选国家特殊教育改革实验区

教育部认定61个国家特殊教育改革实验区,南京市成功入选。记者了解到,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特殊教育工作,多举措保障特殊儿童少年从“有学上”到“上好学”,取得一系列标志性成果。

为保障特殊教育学位供给,2021年,市教育局印发《南京市特殊儿童少年教育安置管理办法(试行)》,压实普通学校和特殊教育学校接收特需儿童入学的主体责任。全市特殊教育学校全面开设学前部,义务教育阶段特需学生入学率多年保持在99%以上;全市特殊教育学校全面开办职高部,形成了涵盖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的特殊教育办学体系。我市在全省率先实现15年一贯制特殊教育学校市、区全覆盖,普通学校融合教育资源中心街(镇)学前、小学、初中学段全覆盖,职业教育学校融合教育资源中心实现区域全覆盖。

为保障特殊教育质量,我市在全省率先出台融合教育示范校创建标准,实施普通学校融合教育发展主要指标监测,建设市级融合教育示范校124所、随班就读实验校155所。印发《南京市特殊教育(融合教育)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及指导意见(试行)》及评价表,为特殊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目标引领和方法指导。2024年,我市在全省率先开展南京市区特殊教育指导中心星级评估,推动区级政府切实履行特殊教育发展职责主体责任。

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除了保障特殊儿童少年从“有学上”到“上好学”,我市各特殊教育学校还立足实际,发展职业教育,已拥有包括南京市盲人学校的针灸推拿、溧水区特殊教育学校的农作物生产技术、秦淮区特殊教育学校的中西面点(秦淮风味小吃)、鼓楼区特殊教育学校的客房服务等专业,形成特色鲜明的特殊职业教育集群。近年来,我市坚持将帮扶特需学生在内的残疾人就业作为民生实事项目重点推进。与此同时,深化校企合作,持续做好特殊群体岗位开发,并利用互联网技术加大对残疾人居家就业、电商和网络就业扶持力度。

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什么?“一方面,我市高标准落实生均公用经费,全面普及残疾儿童少年15年免费教育。高投入保障内涵发展,市本级年均投入超过800万元,用于优化特殊教育资源配置、开展专职师资培养培训、加强特教名师培养、提升融合教育内涵质量等。另一方面,我市优化专业教师配置,按照标准核定专兼职资源教师和巡回指导教师。补齐师资培养短板,与江苏省特殊教育师资培训中心、华东师范大学等合作开展培训,培养专家型名师,特殊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卓有成效。”这位负责人说,南京将以入选国家特殊教育改革实验区为契机,不断探索创新,为特殊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让每一个特殊儿童少年都能在教育的阳光下茁壮成长,绽放属于自己的光彩。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758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