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清江浦区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强化产业集群思维,聚焦绿色食品、生物医药、“新三样”等优势产业,抓好强链补链延链,坚持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推动好项目、大项目落地见效,全力发展都市型工业,因地制宜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步伐坚实有力。
瞄准科技招商, 竞逐“创新赛道”
日前,该区召开科技招商工作推进会,强调重点围绕大力招引科技项目,筑牢产业发展基础,推动产学研用融合,助力“引育留用”人才,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积蓄力量。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带领科技招商队伍密集开展招商工作,充分发挥清江浦经济开发区、黄码港产业园、淮安现代商务集聚区优势,聚焦高端制造业、科技型企业以及“新三样”产业等新业态,瞄准北京、粤港澳大湾区、上海、苏州等重点区域,紧盯科技含量高、成长潜力大的全球独角兽、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推动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三链合一”同步发力,着力招引一批科技含量高、成长潜力大的优质项目落户清江浦区,推进形成“小项目铺天盖地、大项目顶天立地”的发展局面。
创新聚变,带动产业裂变。2023年,该区成功签约亿元以上项目57个,其中制造业项目占比65%,10亿元以上项目8个,50亿元以上项目5个,总协议引资额429.79亿元。全区实施“智改数转”项目22个,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2家、省星级上云企业18家,5家企业被认定为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天士力帝益药业、正大清江制药获批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4人入选国家人才计划、2人入选省“双创计划”,入选人数全市第一。
同频产业需求,激活“人才引擎”
新质生产力涉及领域新、技术含量高,其中科技创新是关键要素,人才驱动是必要支撑。该区充分发挥“科创10条”“人才12条”“工业13条”等政策叠加和集成优势,围绕生物医药、锂电能源、绿色食品等主导产业谋划项目、招引人才,靶向招引一批能够带动产业发展的领军人才,同时与高校、科研院所开展战略合作,充分发挥科研团队力量,着力提升企业创新能力。
为让人才团队项目和科技型中小企业“施展拳脚”,该区将部分国有存量资产重新定位、科学规划,实施科创中心、共享空间等项目建设,为更多创新主体提供更加优质的发展空间。此外,清江浦区在全市率先出台国有平台载体入驻企业扶持办法,涵盖租金减免、人才引进、企业孵化等多个方面,给予企业和人才团队更加优质的政策保障,充分体现创新平台的重要作用,进一步打造科技创新发展的“自贸区”。
突出服务保障,激发“转型动能
企业的跨越式发展离不开优良的创新环境。该区始终将“科技创新引领企业转型升级”作为发展战略,推动中央和省、市各类助企惠企政策精准滴灌、直达快享,率先在市“科创16条”政策基础上出台清江浦区“科创10条”和国有平台载体入驻企业扶持办法等惠企政策,增强企业信息化发展意识,激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力度,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近三年来,区内企业累计获得科技专项奖补资金超4000万元,享受加计扣除减免税额超1.5亿元。
此外,该区抢抓“智改数转”三年计划有利时机,推行数字化能力“诊断”服务,邀请专家为企业提供自选式、订单式免费诊断,深入挖掘企业潜力,同时强化政策宣传和申报指导,第一时间对接企业准备申报资料,提高申报成功率。2023年,区工信局帮助天士力、澳洋顺昌、正大清江等工业企业获批省级工业和信息产业转型升级专项资金677万元及淮安市2023年第一批、第二批工业强市发展专项引导资金653万元、869万元,有效解决企业“智改数转”、科技创新资金不足难题,切实加快项目建设速度,推动工业经济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