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2024年度“安徽省中医药医养结合基地”名单公布,全省6家单位入选,我市徽州区潜口小镇位列其中。近年来,当地深入挖掘新安医学、徽州文化等资源禀赋,创新康养新业态,构建覆盖“医、养、健、游、学、食”全链条全生命周期的康养产业体系,加快打造长三角康养首选目的地、快节奏现代人的心灵休憩地。
我市是新安医学发源地和重要传承地、创新地,拥有绝佳的生态环境、丰富的道地药材、良好的产业生态和优越的交通区位,入选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试验区。近年来,我市抢抓医疗康养产业重大发展机遇,聚焦生物医药与大健康等产业,积极探索“新安医学+康养”新业态新模式,加快把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优势转化为业态丰富的产业优势,积极打造与黄山生态环境相适应、与徽州文化底蕴相融合、与黄山城市特质相一致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全力推进医疗康养产业高质量发展。
记者从市卫健委了解到,2024年,我市紧盯商业平台客户、社区、职工疗休养、散客等群体,强化引流和市场拓展,主动对接险资、协会、机构,与中国平安保险、中国企业报、上海市癌症康复俱乐部、同程旅游、携程旅游、人保寿险等6家达成合作,直接带动康养旅居流量2万余人次。先后举办《中国康养产业发展报告(2023)》发布会暨2024大黄山康养旅游大会、安徽省第四届中药监管科学论坛、安徽省中医药学会2024年学术年会暨长三角中医药发展大会、拥抱银发浪潮·同程康养旅游业市场实战研讨会,康养会展经济对推动经济发展的虹吸效应凸显。
过去一年里,我市先后举办“徽物集·新安养生局”“中医 传承 问健齐云”等康养嘉年华,塑造“新安岐黄夜”中医药文化夜市品牌,全市开展活动41次,义诊咨询2.2万人次,适宜技术服务2.5万人次,康养产品参观体验20万人次。运用新安医学解读药食同源健康密码,创新推出新安茶饮品牌(壹葫茶),研发10余款特色中药茶饮。指导院藏徽州开发基于新安医学的“四季养生药膳”,赋能黄峰口山庄、徽知府、徽三说等传统餐饮企业。加快打造新安医学事产融合新品牌“新安医馆”,潜口镇院藏徽州、齐云山镇白岳草堂等完成项目建设。
市卫健委有关负责人介绍,全市新增长三角(安徽)健康养老基地2个,省级职工疗休养基地16个,发布十大康养旅游品牌示范创建单位157个,推出康养旅游基地TOP10,梳理康养基地和疗休养基地60个,完善康养旅游线路5条。黄山市圣天地颐养公馆、黄山昌仁长者颐养服务中心、黄山互助公社等依托合作医院发挥机构康养优势,打造一站式医养结合高端颐养服务平台,更好满足老年人健康养老服务需求。我市连续3年跻身全国康养20强,15家单位入选长三角旅居养老地和健康养老目的地。
同时,我市加快推动康养产业特色化、集群化、智慧化发展,全市多个产业园区均重点布局康养产业,支撑性企业数量和产业综合竞争力明显提升,形成“全龄服务、全链布局、全域统筹”的产业格局。2024年,我市新签康养制造产业项目6个,总投资16.4亿元,在谈康养制造项目10个,拟投资额70.3亿元。全市现有康养制造产业规上企业21家,在建康养制造产业重点项目11个。新安医学研究院暨国际健康怡养综合示范区建设已全面启动项目策划规划设计,安徽省中医药博物馆、上海细胞治疗集团等产业和生态加快整合布局。我市康养产业竞争力、影响力、品牌力明显提升,成为经济增长新动能。
该负责人表示,2025年,我市将围绕康养产品服务供给、康养流量引入、康养基地建设、康养招商外联开展专项攻坚,构建和完善康养旅居共同成长计划的各类要素,推动更多高品质医疗产品和服务嵌入黄山医疗康养场景,加快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在打造支柱产业上走在前、当先锋,加快把黄山打造成为快节奏现代人的心灵休憩之地、在长三角乃至全国具有较强影响力的新安医疗旅游先行区和国际医养康养示范区,全年康养产业产值力争超55亿元、增长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