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

首页>地方频道>合肥>要闻

“低空经济北航力量”少荃湖论坛在合肥举办

012aa7d8-6fd7-4fd1-bd70-1a6b6732eee6

低空经济相关产品展示。

3月28日,“少荃湖论坛——低空经济北航力量”低空产业论坛活动在合肥新站高新区举办。论坛上,北航合肥创新研究院发布了三款新产品,北航合肥创新研究院低空经济产业创新中心揭牌。

三款产品发布,未来应用场景广泛

2021年,“低空经济”概念首次写入国家规划;2024年,“低空经济”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作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低空经济正成为推动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在此次论坛上,北航合肥创新研究院发布了三款产品,分别是低空智能感知应用系统、空地协同测试平台、微波光子电磁环境监测系统。

“该系统可应用于林业病虫害防治、地质灾害隐患早起识别。”相关负责人介绍,低空智能感知应用系统由无人机搭载激光雷达、摄像头、红外测温仪等载荷设备负责数据采集,由云计算平台、人工智能算法集等负责数据的自动化加工处理,再通过地理信息系统、低代码开发、虚拟现实等技术,实现数据信息自动化汇总、分析及直观可视化展示。

“空地协同测试平台可应用于物资运输、应急救援和后勤保障。”其中的测试模块可进行多场景模拟的通信稳定性测试,平台涵盖传输性能测试,硬件环境可靠度测试等。

同时,针对山区、高原等地形复杂区域测绘难度大、耗时长的问题,设计未知区域地形快速建模测试平台;针对非结构化道路环境下特种车辆运输效率低、多车运输冲突多、异常事件频发的特点,进行空地协同编组调度测试。

“微波光子电磁环境监测系统的系统结构简单、成本低。”相关负责人介绍,这个系统的应用场景主要是要地电磁安全防护,空间实时频谱监测,以及低空目标的快速发现、识别、跟踪。

到2026年,“2+1+X”低空经济生态体系初具

近年来,合肥抢抓低空经济密集创新和高速增长的战略机遇,出台多项政策支持低空经济发展。如今,合肥已成为全国低空经济体制机制最灵活、基础设施最完善、应用场景最广泛、产业链最完整的城市之一。

2024年以来,合肥积极推动低空经济企业拓展应用场景,陆续开通无人机医疗物资配送、轨道巡检、景区外卖配送等200多条航线。目前,合肥已集聚低空经济上下游企业200余家,初步形成集研发、制造、运营、服务于一体的产业集群。

“低空经济是新站高新区未来产业的重要发力点,是建设未来产业先导区的突破口。”新站高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王斌表示,近年来,新站高新区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持续保持向上向好发展态势。

接下来,新站高新区将积极对接省、市低空经济发展工作专班,围绕夯实低空基础设施建设、增强低空科技创新引领、构建低空产业应用体系、打造低空标杆应用场景等方面,全方位创新、全链条培育、全过程服务,大力发展低空产业集群。

按照“三年行动”计划,新站高新区将奋力打造长三地区低空经济产业发展高地。

到2026年,全区低空经济产业生态相对完善,相关产业规模超过100亿元,初步形成“2+1+X”低空经济生态体系。即:2平方公里少荃湖低空经济生态圈、1个低空经济制造区、X个低空场景示范点。

到2026年,新站高新区将打造不低于3个重点示范应用场景,引育1-2家行业头部企业、30家以上产业链科技型中小企业,重点向低空经济产业链终端产品方向突破。

接下来,新站高新区将谋划打造无人机空地协同测试基地,建设多层次无人驾驶飞行器测试场;谋划在少荃湖建设简易型无人机起降点,2026年,建成三条无人机物流配送航线。

为合肥低空经济发展贡献北航力量

北航合肥创新研究院副院长汪作来向合新闻记者透露,该研究院自2017年5月注册成立以来,已经建立了近300人的科研人才队伍,发表科研学术论文200余篇,申请专利300余项,引育20余家科技型企业。同时,还与百余家科技型企业签订了产学研合作协议。

当天,北航合肥创新研究院低空经济产业创新中心正式揭牌。相关负责人向合新闻记者透露,创新中心依托北航在航空领域的学术资源,组建专家委员会,联合国内知名无人机整机、核心零部件、低空管控等单位共同筹建。

下一步,创新中心将面向市场需求开展低空经济共性技术研究,包括航路规划、通感一体、精准定位、数据中台、边缘计算等关键技术;建设低空经济管控平台,对区域内低空活动实施有效规划监管。

同时,建设低空无人系统综合测试平台,开展低空经济相关标准制订,对低空无人系统的功能、性能开展检测认证工作。此外,建设低空经济场景应用平台,围绕少荃湖进行低空经济场景应用试点;开展低空经济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打造低空经济产学研协同发展生态。

汪作来表示,未来,北航合肥创新研究院将继续发挥北航在低空经济方向学科优势和科研实力,依托合肥的产业基础和政策支持,大力开展院企合作,为合肥低空经济发展贡献北航力量。

合肥晚报-合新闻记者 方佳伟/文 薛文茹/摄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642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