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

首页>地方频道>扬州>要闻

“干”字当头打好收官战写好新答卷

满怀信心走出会场。司新利 摄

道有夷险,履之者知;事有艰难,实干者胜。

昨天,扬州两会在圆满完成各项议程后胜利闭幕。大会期间,来自全市各条战线、各个行业的代表委员们共话民生、共议发展,围绕大会议题建诤言、献良策,扬州大地上,冲刺决胜的信心在增强、力量在凝聚。

鼓角催征。两会结束后,记者第一时间采访了一批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他们纷纷表示,蓝图已经绘就,目标已经明确,新的征程也已经开启,站在新的起跑线上,将深入贯彻两会精神,迅速部署今年工作,乘风破浪、勇往直前,用实干打好收官战写好新答卷,把中国式现代化扬州新实践不断推向前进。

锚定产业科创 增强发展新动能

孟德和(市人大代表、仪征市市长):2025年,仪征市将瞄准“四新”精准发力:“国家级创建”引领产业园区新跨越,“内涵式提升”绘就城市建设新图景,“多业态融合”构建全域旅游新格局,“微实事办理”贴近群众生活新需求。尤其是项目发展方面,将致力产业强市,增强产业集群竞争力,跑出项目建设加速度,打造优质企业新矩阵,提升产业园区承载力,在壮大实体经济上争先创优。同时,聚力改革攻坚、创新驱动和开放合作,在激发创新活力上争先创优。

陆安亚(市人大代表、市发改委主任):过去的一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发展环境,市发改委紧扣市委“实干争先年”决策部署,一着不让抓项目,全力以赴扩投资,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稳居全省前列,“投资完成率”实现新突破、“上争资金额”实现新突破、“列省项目数”实现新突破。新的一年,发改委将锚定“冲刺决胜年”总定位,进一步加大“两重”“两新”政策落实力度,加力推进省、市重大项目建设,奋力冲刺决胜“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为中国式现代化扬州新实践贡献更多力量。

刘俊杰(市人大代表、江苏和熠光显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是扬州“613”产业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而高端显示模组是扬州重点培育发展的一条新兴产业链。江苏和熠光显科技有限公司是除原厂之外,国内唯一一家具备1—17英寸柔性和硬屏全模组加工的工厂,整个工厂自动化程度达到了90%,这一切得益于在创新方面的投入。今后一段时间,和熠光显将认真贯彻市两会精神,进一步加大研发投入,加快二期项目建设力度,为扬州产业科创名城建设赋能。

赵四元(市政协委员、生态科技新城规划建设局副局长):2025年,将进一步打造创新创业“强磁场”,吸引更多的科创人才和高成长性企业,推动智慧能源、航空科技等重点领域的科技创新;进一步提供全要素服务保障,包括快速审批、绿色通道等,提升园区洽谈、签约、建设、竣工、运营各环节的效率,积极参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利用好高铁枢纽带来的交通优势,吸引外部资源和项目落地。

坚持发展惠民 提升百姓幸福指数

季学鹏(市人大代表、江都区仙女镇长红村乡村振兴好青年):作为一名来自基层的人大代表,我深知自己的职责和使命,要为人民群众发声,为他们的利益代言。近年来,我们运用“都好麦”党建品牌直播带货助力乡村振兴,把优质的江都产品,尤其是农特产品、文旅产品卖向全国,同时也带动了当地村集体经济发展。新的一年,我将继续引领村民加快科技助农、科技兴农步伐,继续用好电商平台,为村民提供实实在在的帮助和支持,助力村集体经济向上发展。

莫元花(市人大代表、扬州国凤乱针刺绣研究所技术总监):两会胜利闭幕,我将把两会的精神带回去,带到基层去,认真贯彻落实。归集到一句话上,就是真抓实干,实实在在干事情,把大会明确的各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带领大家共同奋斗,共同致富,提高职工和百姓的幸福感和成就感。具体到我们企业来说,今后将在提升产能、与高校合作等方面继续努力,不断创新,拓展新领域,在传承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通过我们手中的针线,更好地绣出我们的美好生活。

姚爱国(市政协委员、市司法局局长):新的一年,全市司法行政系统将进一步推进全面依法治市和司法行政各项工作提质增效,更加突出服务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加快自身高质量发展相统一。坚持“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理念,开展规范涉企执法专项行动,推行“综合查一次”制度落地落实。聚焦法治政府建设率先突破,紧盯行政立法、依法决策、行政执法等关键环节,不断压降行政诉讼败诉率、纠错率。聚焦群众法治需求,强化乡镇(街道)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建设,实施“公证减证便民提速行动” “法援服务提升工程”,不断深化惠民利民实践,办好让群众可感可及的法治惠民实事。

韩士军(市政协委员、市总工会副主席):新征程催人奋进,新使命激荡人心,我深感接下来的工作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必须撸起袖子加油“干”。市总工会将致力于创新工作模式,加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工会规范化建设。同时,也将持续发力,不断扩大新业态组织的建会覆盖面,并积极推动平台企业建立与工会、劳动者代表常态化沟通协商机制,更好地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助力新业态行业健康稳定发展。

赓续历史文脉 建设文化旅游名城

邹厚存(人大代表、江苏扬建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2025年,扬建集团将按照“稳中求进,以进促稳”的工作总基调,抓好产业转型升级,努力拓展水利、交通、市政等领域,进一步服务好扬州城市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建设“好房子”、近零碳建筑,打造高品质住宅;抓好智能建造、绿色建造、数字建造,促进企业技术进步、产学研结合、科技成果转化,培育企业新质生产力;国有股增持后,将做好资产清查盘活利用,以改革激发活力,推动资产提质增效,更好地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积极参与城市更新、古城复兴、乡村振兴等工程项目,继续为扬州古城保护更新和城乡发展作出新贡献。

朱宏兵(市政协委员,运河文投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2025年,运河文投集团将充分利用在手资源,以产值突破4亿元为目标,助力集团高质量发展。运营先行,高标准打造广储门非遗文创园,启动486非遗集聚区改造以及考古园建设项目,玉文化博物馆等项目实现年内建成并投入运营。加大文创开发力度,寻求与阿里巴巴灵犀互娱等更高平台合作,从实物文创向音乐等领域扩容。做大做强代表委员热议的“演唱会经济”,计划每个季度举办高水平演出,在东关街打造网红小剧场,吸引游客打卡。在非遗方面,集团旗下玉器厂、漆器厂以冲击“天工奖”为目标进行创作;在院团方面,支持获得过荷花奖的歌舞剧院,继续打造精品,冲击全国大奖。

聂祥(市政协委员、凤凰岛生态旅游度假区管理办公室主任):我们将聚焦“产业支撑、融合发展、生态宜居”三大定位,实施“调优大规划、推进大项目、落实大招商、举办大赛事、做好大旅游、实现大发展”六大举措,紧扣“促进文旅深度融合”,奋力打造长三角“运河活力群岛、四季烟火乡村、都市兴造田园、江河文化福地”,进一步打造“跟着赛事去旅行、去消费、去生活”的旅游新业态、产业新模式和消费新场景,变体育“流量”为文旅“留量”。

王金高(市政协委员、非物质文化遗产“扬州玉雕”代表性传承人):作为扬州玉雕行业的一名非遗传承人,我将以实干的精神,更加饱满的状态,努力创作出更好的玉雕作品。同时,用心培养玉雕后续人才,为推动扬州非遗创新发展添砖加瓦,做出我们非遗传承人应有的贡献。在传承技艺的同时,也将加强“扬州工”的创新,一方面与扬州旅游深度融合,通过开发系列文创产品,让游客们深入了解扬州工艺。另一方面,加强与电商产业深度融合,通过直播带货、线上销售等渠道,让更多的扬州技艺走向全世界。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938
收藏
分享